“比坐出租車便宜,還不用等車,方便多了……”11月1日,四川資中縣城投放了首批1200輛共享電單車,劉女士早上上班時便嘗了個鮮,近3公里路程耗時約10分鐘,花費2.5元。在她和不少嘗鮮者看來,縣城有了共享電單車,出行多了一個不錯的選擇。

  紅星新聞記者采訪了解到,這不是資中縣城第一次有共享單車,2017年和2019年,當地曾出現共享單車或共享電單車,但兩次都很快“退市”了。去年,當地相關部門在公開回復中曾表示,多部門從城市道路基本條件、安全管理等方面考慮,認為資中當時不適合投放共享單車。

  ▲市民騎行共享電單車

  然而,在周邊城市幾乎都有共享單車情況下,資中不少市民一直期盼縣城能有共享單車。“群眾呼聲很強烈,可以說是翹首以盼。”資中縣多部門相關負責人向紅星新聞記者表示,幾年前資中縣城出現的共享單車系企業擅自投放,此次引入順應了民心。

  如今,共享單車已進入國內大多數城市,在便民的同時,部分城市的共享單車在停放秩序、安全出行等方面存在或多或少的問題。對此,首批共享電單車投放后,資中在安全、規范等方面已采取一些措施,也將加強管理,讓共享單車不僅安全,還要有序。

  “單車入城”:

  城區首批投放1200輛共享電單車

  市民嘗鮮:方便!出行多了不錯的選擇

  資中,地處成渝中部,是四川內江市下轄的一個縣。官方數據顯示,2022年末,資中全縣戶籍人口119萬余人,其中城鎮戶籍人口25萬余人。

  近5個月前,準備引入共享單車的消息便在當地不脛而走。6月9日,資中縣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資中縣共享單車引入投放工作實施方案》,要求全力做好共享單車引入投放工作。多位市民接受采訪時表示,從那以后,他們就一直很期待,因為周邊城市基本有了共享單車。10月28日,當地宣布首批1200輛共享電單車在11月1日投放縣城區。

  11月1日一大早,資中縣城居民出門看到,共享電單車如期而至,投放在街面人行道上規劃的綠色停車框內。“這些車,都是我們加班加點投放的。”一家共享電單車運營企業工作人員告訴紅星新聞記者,此次資中縣城投放的共享電單車來自兩家企業,每家各600輛。

  紅星新聞記者走訪發現,在一些樞紐點位,有共享電單車運營企業的工作人員,也有屬地鎮政府、社區的工作人員,在引導市民如何掃碼注冊和騎行共享電單車,并提示16歲以下、65歲以上人群禁止騎行。此外,還有交警提醒騎行人員做到“一人一車”、規范佩戴頭盔等,遵守交通規則,不能逆行、闖紅燈。

  ▲共享電單車企業工作人員指導掃碼騎行

  “騎了3公里左右,用了10分鐘,花了兩塊五。”共享電單車投放后,劉女士在當天早上便嘗了個鮮,選擇騎共享電單車至政府廣場附近上班。而往常上班,住在鼓樓壩的她要么步行數百米去乘坐公交車,要么選擇乘坐出租車。在她看來,相比乘坐公交車,騎行共享電單車確實更省時省力了。“比坐出租車也更便宜,還不用等車,方便多了。”

  和她一樣,多位嘗鮮者在騎行共享電單車后都認為,縣城有了共享電單車,他們的出行多了一個不錯的選擇。但他們也擔心,這一次共享單車進駐后,會不會再出現此前兩次“來了不久便消失”的結果……

  引入背后:

  曾兩次出現共享單車但不久退市

  官方稱企業擅自投放 此次引入順應民心

  劉女士等市民之所以擔心,是因為這并非資中第一次有共享單車。多位當地市民告訴紅星新聞記者,2017年和2019年,資中縣城先后兩次出現共享單車,其中2019年的是共享電單車。

  “但兩次時間都很短,兩三個月就不見了。”有市民稱,那兩次的共享單車之所以退出資中市場,除了投放未經過政府相關部門,疑似與出租車、網約車的抵制有關,因為出租車、網約車司機認為共享單車的出現影響了他們的生意。不僅如此,還有一些共享單車被破壞、丟棄等。

  11月1日,紅星新聞記者在資中采訪時,多位出租車司機證實,幾年前他們曾就共享單車影響出租車生意向有關部門反映并抵制。他們還稱,當時進入的共享單車并無合規手續,“但這次是縣政府同意的,有正規手續。”

  此外,資中相關部門曾就共享單車引入進行公開回復。去年7月,資中縣交通運輸局在回復縣人大代表關于引入共享單車的建議時表示,2021年10月,該局曾組織多個部門專題研討此事,參會單位從城市道路基本條件、安全管理等方面均認為當時資中不適合投入共享單車。

  11月1日,資中縣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在接受紅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據他們了解,此前幾年資中縣城投放的共享單車并無任何部門的許可或備案,不是政府倡導和同意的。

  針對此次引入共享單車,資中縣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這是因為群眾反映呼聲很強烈,可以說是翹首以盼。在此之前,市民通過12345市民熱線反映過需求,當地最近兩年的“兩會”上,代表、委員相關議案、提案等比較多。為此,資中從今年3月起便著手籌備引入共享單車,并在多地考察學習后,擬定了實施方案,就引入方式、投放規模、規范運營和管理等方面進行了論證,最終提交資中縣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

  ▲共享電單車停放在綠色停車框內

  資中縣綜合行政執法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此前他們在座談時從自有電動車偏飽和、道路條件不太成熟以及市容秩序等方面考慮,認為當時引入共享單車不太適合,但市民也期盼共享單車。為此,縣政府最終決策同意引入共享單車,“這是順應民心的事情。”

  規范管理:

  “揚長避短”!購買保險、分類管理……

  讓共享單車不僅安全還要有序

  共享單車已進入國內大多數城市,在便民的同時,部分城市的共享單車在停放秩序、安全出行等方面存在或多或少的問題。

  對此,資中縣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認為,共享單車引入資中后,規范、健康發展就要做到“揚長避短”。“揚長就是共享、互聯網經濟是大勢所趨,共享單車引入后是群眾得利,還綠色、低碳、環保、節約,交通部門只能因勢利導。”該負責人說,對于可能會出現的問題則要想方設法克服弊端。如安全方面,資中在引入共享單車之初,便要求參與企業的共享單車必須符合國標要求,做到杜絕16歲以下未成年人和65歲以上老人騎行,并購買保險。

  “資中(縣城)常住人口18萬人,按2%計算,應投放3600輛。這次我們比較保守,首批引入1200輛,如反映不夠用,會再調整。”該負責人說,對于引入的共享單車企業,資中也建立了退出機制。

  “管理上,我們事先設想了很多方面,包括安全問題、規范管理和如何長效持續性發展。”資中縣綜合行政執法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安全方面,除了原則上要求引入的共享單車必須配備智能頭盔、杜絕16歲以下未成年人騎行,還要求引入共享單車企業購買的騎行意外險、三者險高于周邊城市。也要求企業在市民掃碼騎行時增加“交警提示”頁面,提醒市民“佩戴頭盔,安全出行”。“這些要求,是對資中市民的負責。”

  該負責人還介紹,在規范管理上,資中參考成功城市的經驗,在城區共享單車停放站點設置方面實行分類管理,設置了4個A類的樞紐站點、56個B類站點和60多個C類站點。其中,樞紐站點作為企業調度中轉使用,B類站點在主干道及主要的次干道,C類站點主要是為了方便市民還車。

  “我們會利用這個月的試運行,進行動態優化調整。”該負責人說,在共享單車的市容秩序方面,資中將依托文旅集團及城市管理網格,如協管員等齊抓共管,還要求公司加強巡邏。試運行期間,將充分收集共享單車運營中暴露出來的問題,針對性地研究解決。“目的是不僅要安全,還要有序。”

  共享單車入駐資中后,資中縣交警大隊也公開提醒廣大市民,騎行共享單車時要做到“一人一車”,規范佩戴好安全頭盔,禁止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騎行,騎行后要規范停放,做到文明出行。

  紅星新聞記者 姚永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