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 記者 田之路

  10月30日,“蜀山之王”貢嘎山最新身高出爐啦!封面新聞記者從自然資源部獲悉,四川境內除貢嘎山外,一起公布的還有四姑娘山、螺髻山、光霧山、格聶山、仙乃日的高程數據。

  四川于2021年底啟動多座山峰的高度測量工作,經過外業、內業、審批等程序,山峰高度才公布于世。為啥會選擇這幾座山重測呢?31日封面新聞記者走訪四川省測繪地理信息局了解背后故事。

  央邁勇“長高”了

  測量身高就是做“幾何題”

  貢嘎山等9座山峰高程數據看,其中貢嘎山高程數據:7508.9 米;四姑娘山高程數據:6247.8米;蜀山之王和蜀山皇后相比以前的數據都“矮”了一點。

  另外的幾座四川地標性的山峰,螺髻山高程數據:4354.2米;光霧山高程數據:2507.2米;獅子王高程數據:4981.3米;格聶山高程數據:6174.5米;央邁勇高程數據:6033.0 米;仙乃日高程數據:5998.5 米;夏諾多吉高程數據:5951.3米。其中,央邁勇和光霧山的數據比以前的有所調高。

  四川省測繪地理信息局參與此次測量的科研人員告訴記者,數據的變化和更為精確科學的測量手段有關,和地殼運動、氣候變化等因素也有一定的關聯。

  既然貢嘎等山峰已經有“身高”檔案,那為啥我們還要費盡心思地為它重新測量呢?針對記者提出的這個問題,科研人員介紹說,隨著衛星影像分辨率的不斷提高以及測量技術的精確化發展,峰頂高程測量的更加精準就顯得尤為重要,“對貢嘎山進行一次精準測量,在全國范圍內統一它的高程數據十分必要。”

  那具體是怎么測量的呢?原來,測量其實與大家熟知的“幾何題”有很大淵源。從技術上,這次高程測量采用全球衛星定位、水準測量、衛星遙感等技術,通過像片控制點測量、山峰高程值測量和數據驗收評估,精確測定山峰的海拔高程。

  具體操作上,先衛星拍照結合野外定點,用已知數據算出未知數據,測出山峰的高度,也就是大伙兒熟悉的“三角測量法”。

  歷時2年完成

  深冬野外作業 堅守數小時只為精準數據

  四川幾座山峰外業測量工作于2021年底啟動,深冬的高山高海拔地區對測量人員提出了體力和意志的考驗。

  參與測量的科研人員介紹,最開始他們先要收集與分析5座山峰主峰及周邊區域已有的衛星影像。第二步進行像片控制點測量,對5座山峰主峰及周邊已有像控點不足區域,新布設像片控制點,采用網絡RTK或靜態觀測模式獲取高精度的像控點坐標。 最后,利用空中三角測量成果和立體衛星影像恢復立體模型,在立體模型中量測出5座山峰主峰峰頂的高程值。

  “像片控制點的選擇有嚴格要求,附近50米內不能有高壓線等強烈干擾接收衛星信號的物體,還要避開大面積的水域和大型金屬物體才行。”測量員程丕介紹說,比如GNSS測量時,他們要一直觀察儀器4個小時不能離開。有一個測量點選在流經貢嘎山鎮小河的橋上,連續下了兩天的雪,站在橋上凍得人直打哆嗦。但是測量員必須一直在橋上守著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