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趙紫萱

  9月7日,記者從四川省民政廳了解到,為解決社會組織發展存在的新問題、防范化解社會組織領域風險隱患,日前民政廳、省委“兩新”工委、省委統戰部、省委網信辦、省發展改革委、公安廳、財政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市場監管局、四川省稅務局等十部門,聯合出臺了《關于進一步推動全省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

  記者了解到,《措施》從黨建引領、依法登記、綜合監管、內部治理、配套支持、發揮作用等6方面提出19條具體措施,進一步助推全省社會組織發展。

  據統計,截至目前,四川省共注冊登記社會組織4.5萬個,其中社會團體2.1萬個、社會服務機構2.4萬個、基金會203個。各類社會組織廣泛活躍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已成為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推動社會和諧穩定、鞏固黨的執政基礎的重要力量。

  四川省民政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措施推出后,對每個新建社會組織黨組織,可按不低于5000元的標準給予一次性補助;對每個建成的社會組織黨組織,每年按不低于3000元的標準給予工作經費補助。”

  此外,圍繞四川特色的現代產業體系,重點培育電子信息、裝備制造、食品輕紡、能源化工、先進材料、醫藥健康等6大優勢產業以及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新業態新就業群體的行業組織,還要進一步提高慈善組織在社會組織中的占比。力爭到2025年,在鄉鎮(街道)層面全覆蓋成立社區社會組織聯合會等樞紐型社會組織。

  同時,加強品牌社會組織培育發展,五年內培育支撐重點產業發展的行業協會商會50家,提質優化樞紐型、品牌型社會組織200家,其中省級和成都市每年打造10家以上服務能力強、作用發揮好、公信力高的品牌型社會組織,推動發揮示范引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