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文銘權

  最美人間三月天,不負春光和時行。眼下的四川大地,油菜花、桃花、櫻花、杏花、梨花等次第綻放,大自然頓時有聲有色,令游人陶醉其中。與此對應的是,各地各類“花節”陸續登場。

  “疫情三年后的首個春天,各地蓬勃興起的‘花節’受到市場熱捧,這極大提振了消費信心,釋放出消費新活力,是國內旅游市場全面復蘇的表現。”四川省旅游學會副會長、四川農業大學商旅學院副院長郭凌教授說。

  川觀新聞記者走訪川內多處“花節”舉辦地,發現他們在大力發展“花經濟”中,有不少新舉措、新趨勢。

  “花經濟”此起彼伏

  3月3日,2023年四川花卉(果類)生態旅游節暨第11屆四川·崇州自駕賞花節開幕。在為期2個多月的賞花節期間,崇州將舉辦系列主題活動,引客入崇,助力當地旅游消費市場復蘇。

  “我們村所在地為賞花節二號營地。”崇州市白頭鎮五星村黨委書記高志偉說,今年賞花節開展以來,全村113家優質主題民宿始終保持著很高的入住率。

  富順縣童寺鎮七彩油菜花盛開。受訪者供圖

  在自貢,“花經濟”同樣火熱。3月初,自貢市自流井區尖山第二屆花朝節開幕;之后,榮縣踏青賞花文化季活動、“花漾賞古韻 樂享三多情”2023梨花風箏季、沿灘區“春田花事·自在永安”等花節活動,相繼進行。

  3月10日,第八屆美麗富順尋找醉美鄉村暨童寺鎮首屆七彩油菜鄉村文化旅游節開幕,當日便吸引大約2萬名成渝游客和當地群眾前來旅游觀光。

  沿灘區永安鎮風景美如畫 受訪者供圖

  “10天的會節活動,預計將給全鎮帶來上百萬的消費收入。”該鎮黨委書記曾平介紹,去年年底,全鎮油菜種植面積約1萬畝。精選七彩油菜花品種,還對油菜花田布局布景,設計凸顯川南農耕特色的花海組合圖案。

  沿灘區永安鎮郁金香花盛開。受訪者供圖

  3月2日,四川省春季旅游信息暨第十四屆(春季)鄉村文化旅游節新聞通氣會上,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廳發布了6條春季旅游精品線路和四川文旅2023年首期賞花游覽指數圖,向廣大游客發出“花開天府 安逸四川”之旅邀請函。

  在省決策咨詢委員會委員、西部研究院投資與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王小琪教授看來,鄉村振興的全面推進為“花經濟”不斷做大規模增量,夯實了基礎,“有望在相當長一段時間保持保持高速發展。”

  有內涵的“花”更有“故事”

  “花節”在各地火熱上演,各地應該怎么辦好“花節”?

  “這就要求各地在有實力舉辦‘花節’的時候,應盡量避免題材同質化,充分體現自身的獨特性和原創性。”王小琪舉例說,像成都(龍泉驛)桃花節今年已連續舉辦37屆,四川其他地方要想舉辦桃花節,可能需要先考慮自己是否具備“挑戰者”條件。同樣,要想辦梨花節,省內至少要面對蒼溪、金川、漢源等三個“優等生”的壓力。

  仁壽縣曹家400年古梨樹花開。鄭遠林 攝

  3月10日,在眉山仁壽縣曹家鎮啟幕的第十七屆古梨園梨花文化周活動就有自己的考慮——邀請自貢、眉山等地作家詩人參加“梨花詩會”,創作出一大批鮮活的文藝作品。曹家鎮黨委書記黃小芮介紹,每年梨花節期間,還有仁壽抬工號子、陶藝等非遺項目展演。

  大安三多古寨梨花風箏季啟幕。受訪者供圖

  眉山櫻花博覽園內櫻花盛開。楊槐 攝

  新津梨花節從2000年開始舉辦,今年是第二十三屆。從2019年起,梨花節升級。隨著新津發揮梨花節作用,把梨花溪五公里范圍內的老君山和觀音寺納入其中,著力開發。今年的新津梨花節上,老君山的“知美術館”、觀音寺周圍的“九蓮·夢奇地”研學營地都把展位搬到活動現場。

  2023金川縣第七屆古樹梨花節暨雪梨生活音樂季將于3月18日在阿壩金川開幕。活動將舉行雪梨生活音樂季、梨歌會、古韻show、紅人薈等系列活動。同時,活動還將配套舉行非遺展示,著名作家、畫家金川實地采風創作,美食、文創、農特產品展銷,金川第三屆梨花仙子選拔賽,金川縣2023年梨花節攝影大賽,2023年金川縣古樹梨花節自行車賽等多場活動。

  “有文化內涵和底蘊的‘花經濟’,才有生命力。”省決策咨詢委員會委員、四川大學文化產業研究中心主任蔡尚偉教授說,應重視和提升“花經濟”中的文化權重和附加值,要深挖內涵,講好“故事”,精心包裝,不斷提升“花節”的美譽度和影響力。

  特產開發也是路徑之一。在梨花節的舞臺上,不少地方還開發出梨膏等產品。如金川雪梨膏改變了當地產業結構,“曹家梨膏”已入選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

  在郭凌看來,“一村一品”的新產業發展格局,決定了“花經濟”根植于現代農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一種特質,重點要在“特”字上深度挖掘。

  精細化、品牌化、景區化才能開出“永生花”

  2020年入選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的崇州市白頭鎮五星村,被省內不少游客譽為是崇州最佳的油菜花賞花點。“其實全村的油菜花種植面積并不大,只有不到1000畝。”村黨委書記高志偉認為,眾多“賞花客”之所以選擇五星村,主要是由于該村依托國家高標準農田建設和河道治理等機遇,造就特有的大田景觀和濕地風景。五星村旅游基礎設施、配套設施齊備,“吃住游購娛行,都能夠滿足游客需求。”高志偉說。

  “精細化、品牌化、景區化,將是今后各類‘花節’舉辦地的發展方向。”郭凌說,隨著人民群眾對旅游業的要求和期望值不斷提高,像過去那種臨時在會節現場擺放幾個移動式衛生間、突擊式發展幾家農家樂的情況,已經不可能了。

  郭凌認為,各地應依托產業優勢,以景區化的高標準對“花節”進行精細化營造,做實做細現場、景觀、消費產品、其他產業等諸多細節,真正實現提質升級。

  跨區域聯合出擊也是趨勢。第二十三屆梨花(杜鵑花)節暨“拾全食美”魚鮮美食文化活動上,自貢市沿灘區的特色產品,首次在活動現場亮相。雙方共同探索沿灘和新津兩地在文化旅游、特色商品展銷等方面深化合作的路徑。

  “要加快‘花經濟’品牌的打造。爭取盡快形成、維護和可持續壯大。”王小琪等專家建議,可集中縣域經濟中的各種優勢資源,抱團出擊,爭創相關“花節”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