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薛維睿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過去五年,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其中一個重要舉措是設立首批國家公園。

  雅安是大熊貓國家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四川代表團分組審議期間,全國人大代表、雅安市市長彭映梅將滎經縣龍蒼溝鎮萬年村的故事帶進會場。

  隨著生態保護紅線劃定,萬年村退出煤炭行業,在“人退貓進”中走向依靠生態優勢推進農旅融合發展之路。

  滎經縣萬年村的“貊貊”雕塑。 楊樹 攝

  萬年村位于雅安市滎經縣龍蒼溝鎮西北部,80%以上的土地位于中高山地區,曾是省定貧困村。2021年10月,大熊貓國家公園正式設立。森林覆蓋率超90%的萬年村,成為大熊貓國家公園南入口社區第一村。

  背靠大熊貓國家公園,2022年,萬年村迎來了“歷史上最快”的發展時期,從過去“連玉米都長不好”的一座小山村,一躍成為文旅目的地“貊貊家園”。

  走進全國兩會的萬年村,藏著怎樣的振興密碼?

  滎經因地制宜建設大熊貓國家公園南入口社區。黃剛 攝

  打造示范樣板
更多“熊貓項目”加速推進

  3月6日,春日陽光和煦,備受期待的萬年村熊貓會客廳項目已現雛形,預計年底完成整體裝修。作為熊貓會客廳配套的溫泉工程,目前也已經打通。

  “我們更有前進動力和發展決心。”得知萬年村走進全國兩會,萬年村第一書記畢涵備受鼓舞,“今年,隨著更多文旅項目落地開工,‘熊貓社區’的招牌將更加閃亮。”

  不遠處,熊貓氧養民宿酒店目前正在改造,通過修建樓道步廊、附屬便民食堂、戶外閱讀室等,這個村集體獨資民宿酒店將提檔升級。方竹產業園二期建設也已進入收尾階段,隨著游步道、竹博館等打造完成,萬年村竹林休閑旅游發展也將提上日程。

  “近期利用旅游淡季,我們正全力推進村集體經濟項目提升改造,為即將到來的鴿子花節做準備。”畢涵說,年初定下的村集體收入突破100萬元的目標,正在奮力實現。

  “高質量建設大熊貓國家公園,我們信心更加堅定。”龍蒼溝鎮黨委書記高小松說,今年,在大熊貓國家公園龍蒼溝片區,總投資10億元的9個項目建設內容已經鎖定,熊貓社區安居工程、熊貓派出所、貊貊學校、貊貊奇幻島、熊貓生態法庭等等,更多“熊貓項目”將逐一從規劃變實景。

  “接下來,我們將持續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做強森林康養核心產業,拓展文旅業態,打造世界大熊貓文化旅游度假區,將龍蒼溝鎮建設成大熊貓國家公園入口社區的示范樣板。”高小松說。

  “貊貊”,已經成為萬年村區別于其他入口社區的重要標識。黃剛 攝

  持續一年蹲點
見證“熊貓社區”發展速度

  進入3月,萬年村又是一片蒼翠。綠水青山間,游客三五成群,不時駐足在大熊貓“貊貊”身邊打卡留念。

  “目前來看,‘貊貊家園’的招牌已喊響了,很多游客都是慕名而來。”畢涵說。“貊貊”,已經成為萬年村區別于其他入口社區的重要標識。

  過去幾年,隨著大熊貓國家公園建設,滎經縣域面積的47%以上被劃入公園范圍。在“人退貓進”的過程中,滎經迅速找準定位,依照大熊貓國家公園的建設要求,因地制宜建設大熊貓國家公園南入口社區。

  如何找準優勢建設入口社區,是擺在當地干部群眾面前的一道必答題。距離大熊貓國家公園核心保護區20多公里,萬年村結合自身的區位優勢、自然稟賦,打響了大熊貓國家公園南入口社區門戶第一村的招牌,打造出了頗具特色的“熊貓社區”。

  2022年,以“大熊貓國家公園+”為思路,萬年村更是加快了發展步伐。通過發掘和運用《山海經》中對大熊貓的稱呼之一“貊”,打造了一座充滿熊貓元素的“貊貊家園”,讓萬年村成為熱門“熊貓打卡點”。

  過去一年,四川日報見證了萬年村的快速發展。去年,四川日報鄉村振興蹲點調研組關注到這個小山村,用了整整一年的時間,走遍了萬年村的各個村民小組,在農家院落、項目工地、產業基地里,和村民交談,和滎經縣、龍蒼溝鎮、萬年村的各級黨員干部交流。

  從初春瓦屋山下的圍爐夜話,到盛夏熊貓社區版的“富春山居圖”逐漸成型,再到初秋民宿產業結出成果,蹲點調研組通過12篇蹲點調研報道,3萬多字文字記錄,以及上百張攝影圖片,觀察和記錄這座村莊在鄉村振興戰略下的農村發展變化。

  今年2月,在滎經縣大熊貓國家公園展示館數只“大熊貓”的見證下,四川日報全媒體首個“鄉村振興智媒調研基地”也在萬年村正式揭牌。未來,四川日報全媒體將繼續整合優勢,以觀察員的視角,繼續記錄滎經縣打造大熊貓國家公園南入口社區過程中,獨具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