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秦勇 文/圖

  2月22日,“走進區域看發展·川渝奮楫譜新篇”網上主題宣傳活動走進重慶市大足區。站在大足區寶頂鎮慈航社區的一處觀景臺上,放眼望去,農房林立,車輛在公路上來回穿梭,在不久的將來,這里將崛起一座高鐵站——成渝中線高鐵大足石刻站落地于此。

  “今年,高鐵站將破土動工,現在正抓緊做好前期工作?!贝笞銋^交通局副局長謝吉生指著前方100米的村落,告訴記者。

  成渝中線高鐵大足境內的黃連堡隧道工程。大足區委網信辦供圖

  2022年11月28日,成渝中線高鐵開工建設,自重慶樞紐重慶北站起,止于成都樞紐成都站,全線長292公里,設計時速350公里,設重慶北、重慶科學城、銅梁、大足石刻、安岳、樂至、簡州、成都8座車站,其中重慶北站為既有車站,成都站為改擴建車站,其他6座車站為新建車站。

  大足石刻站方便游客觀光旅游

  今年1月8日,位于大足區4標的成渝中線高鐵全線首根鉆孔樁開鉆,標志著成渝中線高鐵全線主體工程進入實質性開工階段。2月26日,位于大足區回龍鎮的黃連堡隧道將進洞施工,成為成渝中線高鐵全線第一個進洞施工的隧道。

  “成渝中線高鐵在大足境內有40公里,占重慶段路線39%,大足境內有7處工程已開工建設,按進度全力推進?!敝需F五局成渝中線重慶段站前3標項目經理部項目經理吳躍光介紹。

  目前,成渝之間盡管已有成渝鐵路、渝遂鐵路和成渝高鐵三條鐵路,但仍不能滿足群眾高品質出行需求。

  這對大足而言,尤為明顯。謝吉生坦言,成渝高鐵在大足設有大足南站,但該站位于大足區郵亭鎮,從大足中心城區到成渝高鐵大足南站有20多公里,導致群眾出行不便。

  因此,新建的成渝中線高鐵大足石刻站選址就尤為重要。據介紹,大足石刻站東距重慶北站84公里、西距成都站208公里,到重慶20分鐘,到成都40分鐘,形成成渝一小時交通圈,助力大足打造成渝中軸綜合交通樞紐。

  更明顯的是,大足石刻站南距大足城區5公里,北距大足石刻旅游集散中心僅800米,站房規模暫定為15000平方米,站場規模2臺4線?!巴ㄜ嚭螅确奖闳罕姵鲂?,更方便游客到大足石刻景區觀光旅游?!敝x吉生告訴記者。

  借力高鐵 資大文旅融合發展示范區建設加快推進

  一條高鐵,將深刻地改變沿線的地理區位。成渝中線高鐵沿線城市也期待它帶來“高鐵”效應。

  對大足區而言,成渝中線高鐵建設,受益最大的就是文旅產業。大足石刻作為世界八大石窟之一,是重慶唯一的世界文化遺產,據統計,去年就有200萬名游客前來“打卡”。

  目前,游客到大足看石刻主要以自駕和乘坐旅游大巴為主。成渝中線高鐵建成后,每年通過高鐵來大足的游客預計將突破300萬人次,助力大足打造國際知名旅游地。

  為做足石刻“文章”,大足區加快打造8平方公里的石刻文創園,整合川渝石刻文化、藝術和產業資源,建設石雕孵化園、石刻文創人才交流中心等,建成中國西部石刻文創產業基地,與四川美術學院、四川省資陽市安岳縣共建川渝石刻文創產業綜合實訓基地,唱響“大足石雕”“安岳石刻”兩大非遺品牌。

  大足石刻文創園

  建設成渝中線高鐵,將助推重慶、成都“雙核”內部產業布局向沿線大足、銅梁、樂至、安岳等地梯度轉移,在成渝中部地區構建起一條高鐵經濟走廊,實現區域協調發展。

  毗鄰大足的四川省安岳縣,同樣將得益于這條高鐵,邁入“高鐵時代”。

  2022年,四川、重慶兩省市發改部門共同印發《資大文旅融合發展示范區總體方案》,這是兩省市共推川渝毗鄰地區合作共建區域發展功能平臺中唯一個以“文旅融合”為主題的平臺示范區,規劃范圍涉及資陽和大足全域。

  作為資大文旅融合發展示范區核心地帶之一,近年來,安岳縣充分發揮成渝之心區位優勢和特色文旅資源優勢,持續推進資大文旅融合發展示范區建設。

  據了解,安岳計劃建設安岳大足景區旅游大道,有序推進圓覺洞—千佛寨、毗盧洞—華嚴洞、臥佛院—木門寺三大文旅組團項目;圍繞“石窟+水”“石窟+數”“石窟+山”發展模式,建設成渝中部康養旅游區、石窟數字展示中心、“安檸石光”巴蜀文化體驗區,全面承接成渝雙核輻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