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陳碧紅 吳夢琳 薛劍 制圖 楊璐嘉

  政策要點

  ● 落實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政策,開展新能源汽車、綠色智能家電家裝等系列促消費活動,舉辦第二屆中國(四川)國際熊貓消費節

  ● 支持培育10個貿易與消費聯動的特色消費促進平臺和10個消費創新發展引領縣,打造40個“商文旅交體康”多元融合的消費新場景

  ● 支持地方發放文旅消費券、體育消費券,川渝聯合開展“百萬職工游巴蜀”促消費活動

  ● 支持建設一批文化旅游融合示范項目,每個給予不超過1200萬元補助

  ● 推進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融合示范區、滑雪旅游度假地等新業態園區(基地)建設,安排專項資金支持打造文化和旅游網紅打卡地

  ● 繼續推廣“體育貸”,支持建設一批體育旅游示范基地

  ● 實施入境旅游市場提振行動,加大對接待入境游客、赴境外營銷的旅行團獎勵力度

  ● 鼓勵各地對在四川省內依法納稅,且在“冬游四川消費季”期間組織游客包機從省外來川旅游的旅行社給予獎補

  ● 支持阿壩州、甘孜州、涼山州、攀枝花市在冬航季期間協調航空公司增開航線航班

  權威解讀

  今年春節期間,四川消費的火爆場面超出很多人預期,久違的消費場景以數據給予最客觀的反映:春節黃金周期間,全省餐飲、零售重點監測企業營業額超2019年同期水平,全省消費超過200億元;全省旅游消費市場井噴式恢復,旅游接待人數全國第一。

  對于這樣的爆發式回暖,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這既是節日出游需求集中釋放和疫情防控措施優化調整共同促成的消費結構性恢復結果,也是去年以來促消費政策“工具箱”成效的積累展現。

  消費是經濟增長的“穩定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著力擴大國內需求”作為2023年重點工作任務,提出要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四川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大力促進消費復元活血,將消費擺在極其重要的位置。

  如何促進消費復元活血?近日,省政府印發《聚焦高質量發展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的若干政策措施》,十方面36條措施聚焦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以下簡稱“36條”)。其中,再一次針對促進消費回暖升級制訂專門的政策“工具包”。這些政策有何亮點?與之前出臺的其他相關政策比較,瞄準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有何不同?商務廳、文化和旅游廳、省體育局有關負責同志對此進行了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