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河南省為例,中指研究院指數事業部市場研究總監陳文靜指出,河南省“保交樓”任務較重,2023年又是“保交樓”的重要節點。本次河南省結合實際情況提出新的要求,是對主管部門政策的進一步落實。
“鄭州已供應土地和新房都很多,在售和潛在供應量非常大,房價又持續下跌。實施現售不會因供應周期長、建設成本高而使得供應跟不上,從而導致全社會房價上漲,也就符合住建部提出的‘符合條件的城市探索現售模式’。”廣東省城規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指出。
嘗試升級,有何不同?
相比期房銷售,“一手交錢、一手交房”的現房銷售對于消費者而言具有所見即所得的明顯優勢,能有效規避爛尾、質量爭議等風險,也自然得到了購房者的青睞。
“2022年全國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同比下滑26.8%,全國期房銷售面積同比下滑29.6%,這反過來說明現房銷售市場沒有遇到較大的下跌。”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數據顯示,全國現房銷售規模明顯比期房銷售行情要好。
“寧愿多花20萬,也一定要買現房。”社交平臺上,不少買房人這樣交流呼吁著。但某省會城市的一位房地產銷售對中新財經表示,當前購買現房同樣需要多留心。
“在目前以期房為主的大環境下,開發商好、品質好、地段也好的房子是很難‘熬’成現房的,可能是當地購買力不足,或者存在其他不利因素成為滯銷盤。”他表示,還有一種情況是有些地方期房限價、現房不限價,開發商捂盤惜售。總之消費者不要因為現房而放松警惕,一定要注意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