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庭銘

  由四川日報全媒體主辦、全省183個縣級融媒體中心聯動的“追光2022”天府人物推介活動正在火熱進行中。今天為大家推介的是一個群體,他們被稱作“‘川A’英雄”。2022年6月,一段市民自發冒火營救被困司機的視頻感動全網。視頻顯示,6月18日成都三環路上,一輛白色貨車撞到監控設備立柱后起火,貨車駕駛員被困。危急時刻,路過的車輛紛紛停下,10多名市民在短短幾分鐘內,合力將受傷駕駛員從燃燒的貨車中救了出來。

  他們的義舉被無數網友點贊,網友們稱這些救人的市民為“川A”英雄們。2022年7月7日,成都市金牛區6·18見義勇為群體(第一批)表彰大會召開,對“6·18”救援群體第一批11名市民進行表彰。

  在表彰大會上,成都市金牛區相關負責人宣讀了金牛區人民政府關于授予謝輝等11名成都市民“見義勇為先進個人”的決定,并向他們頒發獎勵和榮譽證書。

  人物名片

  成都三環路上一輛白色貨車撞到立柱后起火,貨車駕駛員被困。緊急時刻,路過的車輛紛紛停下,眾人有的救助司機、有的用滅火器滅火。在幾分鐘之內,成功將受傷駕駛員從燃燒的車中救了出來。他們被稱為三環路救人的“川A”英雄們。

  人物故事

  回顧:當時就一個想法,那就是要趕緊把司機救出來

  成都警方的通報顯示,2022年6月18日上午8點39分,孟師傅駕駛一輛輕型廂式貨車,沿三環路內側主道由金牛立交方向往交大立交方向行駛。在至金牛區北三環路一段內側主道路段時,車輛與綠化帶內的監控設備立柱發生碰撞。孟師傅被困在駕駛室內。

  通過查看網上流傳的視頻,川觀新聞記者看到受到撞擊后,事故貨車的駕駛室附近迅速冒起濃煙并有明火出現。隨著火勢的加劇,周邊不斷有駕駛員停下車拿起救火器前來幫忙。在歷經了三次努力后,眾人才將被困的貨車駕駛員順利救出。

  “當時,我正駕車和妻子在從邛崍返回成都市區。行駛至三環路時,看到了事故。”34歲的成都市民韓瑜告訴川觀新聞記者,網上流傳的視頻中穿著白色T恤、黑色短褲,使用滅火器滅火的就是他。“我當時就一個想法,車輛起火了,要趕緊把司機救出來。”

  韓瑜是成都一家牛奶工廠的消防安保員。韓瑜說,自己是中級消防員,也會經常演練相關項目。當時看到了事故,自己就判斷需要及時滅火,要不然駕駛員可能就有危險。“回過頭來看,就是做了一個普通市民應該做的事情。”

  成都市新都區軍屯鎮石庵村“兩委”成員黃林也是當時參與救援的人員之一。事發時,黃林發現道路擁堵,下意識地看向周圍。“我看到事故車車頭的濃煙比較大,能看到明火。”黃林告訴川觀新聞記者,在看到情況后,他立即打著雙閃,加入到救援隊伍中。

  網上流傳的視頻顯示,隨著時間的推移,濃煙已經把車頭全部籠罩,情況越來越危急。這時,有兩名救援者登上貨車車頭,從駕駛室車窗將身體探入車內,嘗試幫助貨車駕駛員將卡住的右腳拉出來。黃林告訴川觀新聞記者,當時他和其他救援者則持續滅火,延緩火勢。最終,在大家共同努力下,被困的貨車駕駛員被成功救出。“整個過程只花了三四分鐘,大家非常默契。”

  回訪:成為孩子口中的“英雄”, 以后遇到類似的事情還會這樣做

  “雖然我們都是普通人,但是以后遇到類似的事情,我還會這樣做。”1月16日,當川觀新聞記者聯系到黃林的時候,他正受邀參加成都市新春聯歡會的彩排。

  黃林告訴記者,當天本來是一件很小的事情,沒有想到會引起那么大的關注。在他看來,去年7月份那次對他們進行的表彰有兩個方面意義,一個是對去年6月18日當天的行為進行一個獎勵;另一個,也是他更看重的一個方面,就是號召大家把社會正能量更好地傳遞下去。黃林始終相信雖然每個人的正能量有限,但是一旦匯聚起來就會形成強大合力,拯救人于危難之中。

  “在去年7月份的表彰以后,我還成為了孩子口中的‘英雄’。”黃林說,現在孩子經常說以后要像爸爸一樣,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及時站出來。

  經過三環路救人這件事情以后,韓瑜三歲的女兒也樹立了長大以后要當消防員的夢想。韓瑜說,現在女兒每次經過消防救援站的時候都很激動。“妻子和孩子都對我當時的行為感到自豪,如果以后遇到類似的事情,我還是會參與到救援當中。”

  至于市、區兩級政府將陸續發放的“見義勇為先進個人”獎金,韓瑜表示,自己已將一部分資金用于購買防護用品支援單位抗擊疫情,此外還想將部分資金用于幫助公司的困難職工,反正就是一個原則,要把這筆錢給到最需要的人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