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報考:

  放棄記者和法院工作考入供銷社

  一是好奇心,二是看上去它比較“冷門”

  進入供銷社前,李若佳其實還做過兩份工作,第一份工作是在縣級電視臺當記者、編輯,第二份工作是在法院當書記員。而她從畢業第一天起,就定了一個目標:考上公務員。最終選擇江油市供銷社這個崗位,一是好奇心,另外就是覺得應該是一個冷門崗位,是一次“上岸”的好機會

  紅星新聞:能不能談談,考上供銷社之前,你在做什么工作?

  李若佳:我2017年大學本科畢業,專業是廣告學,第一份工作應聘到陜西漢中市一家縣級電視臺,先是做記者,后來又做編輯,工作了一年多時間。后來,又考上了漢中市一家縣級法院的書記員,工作了幾個月。     

  紅星新聞:為什么想到“轉行”報考供銷社?你之前對供銷社了解嗎?知不知道它到底是干什么的?

  李若佳:我大學畢業就給自己定了一個目標:考公務員。在電視臺當記者和在法院當書記員,在別人眼中看來是一份好工作,但我都沒有編制。在那兩個單位工作期間,其實我一直都在考陜西、四川的公務員,因為四川和陜西相鄰,我們當地有很多人考四川的公務員。

  2019年下半年,四川省公務員考試,我在報考時看到了江油市供銷社這個崗位,當時心里在想:供銷社這個單位現在還存在嗎?對于我們90后的年輕人來說,“供銷社”這個詞很陌生,只是聽父輩說起過,供銷社在計劃經濟時代承擔著商品流通的重要職責,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能夠在供銷社工作是一件讓人自豪的事情。而對我來說,對供銷社的印象只停留在父輩說的“賣東西”。

  當然,最終選擇江油市供銷社這個崗位,一是有好奇心,另外就是覺得這個崗位應該是一個冷門崗位,可能是一次“上岸”的好機會。在征求了父母、親戚的意見后,我報考了江油市供銷社。

  在報考期間,其實我每天都在觀察報考人數,最后竟然也有五六十人報考。幸運的是,我考上了,從此邁上供銷社職業生涯的重要一步。

  談工作:

  入職兩年擔任辦公室主任

  對供銷社職能了如指掌,再不怕朋友問

  剛考上供銷社時,就有朋友問我“供銷社還在賣東西嗎?”現在,我再也不怕他們問了。供銷社要開展農技培訓、進行農資儲備;去年建了8個基層社,今年建了14個基層社,加上在村(社區)建成的分社,吸納農民社員達到45萬人……新時代的供銷社承擔了更多職能,我們下屬還有一家實體企業——四川省江油市供銷社企業集團從事經營活動。

  紅星新聞:入職供銷社后,你具體在做什么工作?現在每天的具體工作內容有哪些?

  李若佳:我2020年6月左右入職,從入職就在辦公室工作,每天主要是做一些文件、材料等的撰寫,會議資料的準備、會務安排,以及整個單位的綜合協調工作。雖然辦公室工作不承擔具體業務工作,但不了解供銷社的業務是不能做好的,甚至會鬧笑話。

  剛考上供銷社時,就有朋友很驚訝地問我“現在還有供銷社?”“供銷社還在賣東西嗎?”那時候,我也不能回答他們。但進入供銷社后,老一輩“供銷人”就會給我講供銷社的歷史,以及現在承擔的農技培訓、農資儲備等服務“三農”的職能。

  ↑江油市供銷社的會議室內,擺放了很多獎牌  ↑江油市供銷社的會議室內,擺放了很多獎牌

  現在,我再也不怕朋友問我關于供銷社的問題了,供銷社要開展農技培訓、進行農資儲備;完善發展農業生產資料現代經營服務網絡、優化發展農村日用消費品現代經營網絡、加快發展農副產品現代購銷網絡、整合發展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網絡;去年建了8個基層社,今年建了14個基層社,加上在村(社區)建成的分社,吸納農民社員達到45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