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市北川縣城鄉接合部新型社區——永昌鎮圣燈社區正在開展“心連心”微治理直播間活動,旨在推動社區突出問題整治。  綿陽市北川縣城鄉接合部新型社區——永昌鎮圣燈社區正在開展“心連心”微治理直播間活動,旨在推動社區突出問題整治。

  改善環境提升治理效能

  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得到倍增

  秋高氣爽,內江市東興區東興街道新華社區的居民們晚飯后便會三三兩兩結伴,來到當地興盛路與321國道交匯處的新建廣場,散步、遛娃。

  一年前,這里還是另一番景象——沿路違章而建的木材交易門店雜亂分布,廢棄的木材堆滿兩旁,這樣的環境不僅破壞了當地的生態,更帶來了嚴重的安全隱患。

  改變始于2021年。作為我省城鄉接合部新型社區的代表,新華社區黨委在東興區和東興街道的支持下,啟動了違章建筑拆除工作,將該片區域的木材交易商鋪全部拆除,并在原址上建起了生活廣場,讓居民們有了一個休閑娛樂的好去處。

  “不止是新華社區,我們街道類似的社區共有7個,這些社區普遍存在違章建筑多,老舊小區無物業管理、無停車位、基礎設施薄弱、環境臟亂差現象嚴重等問題。”東興街道黨工委組織委員黃敏介紹,為了徹底解決這些頑瘴痼疾,2021年以來,在街道黨工委統籌下,社區聯合區級相關部門,成立臨時黨支部加強工作領導,對街道城鄉接合部新型社區的13萬余平方米違章建筑進行了拆除。

樂山市某城鄉接合部新型社區的專職工作者正在入戶開展群眾工作。樂山市某城鄉接合部新型社區的專職工作者正在入戶開展群眾工作。

  放眼四川,這樣的例子還有不少。

  “城鄉接合部社區治理好不好,最終要體現在服務、便民上。”省委城鄉基層治理委員會相關負責人介紹,2021年以來,我省各地一方面全面推行清單化管理、流程化服務,開展各類便民和特色服務;另一方面,深入開展市場巡查、環境衛生等集中整治,并按照每百戶居民不低于30平方米的標準,深入推進了城鄉接合部新型社區便民服務設施改造和黨群服務中心親民化改造等工作,構建了“15分鐘服務圈”,讓“舊”社區煥發“新”活力。

  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全省在城鄉接合部新型社區完成新、改建社區黨群服務中心218個,完善各類基礎設施1131個,優化公共服務設施934個,此舉有效扭轉基礎設施“弱舊缺”局面。

  “通過新一輪的治理,我們初步探索形成了城鄉接合部新型社區的治理機制,但這不是終點。”省委城鄉基層治理委員會相關負責同志介紹,下一步,我省將持續聚焦城鄉接合部新型社區存在的突出問題,進行重點靶向發力,加快補齊治理短板,提升治理水平,力爭到2023年,推動城鄉接合部新型社區治理全面融入城市基層治理整體框架,實現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的大幅提升。

  (圖片據省委城鄉基層治理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