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服務
促進就業有廣度
張森林是西南石油大學機電工程學院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2021屆學生,受到學校“就業大講堂”系列講座的影響,他篤定了投身基層、報效祖國的決心。畢業時,張森林最終選擇簽約中核集團一公司,遠赴甘肅,投身國家核工業事業。
“大學生要從實際出發選擇職業和工作崗位。”就業指導有利于幫助大學生樹立合理就業預期,主動適應就業形勢。省教育廳、省人社廳、團省委等相關部門紛紛靠前引導,做實就業指導服務。
省教育廳在全省創新開展四川省高校就業創業指導金課建設活動,推動構建“課程+思政+就業”全方位就業育人體系。創新編寫《四川省重點產業高校畢業生人才供需研究報告(2022—2025年)》《四川省高校就業反饋招生狀況分析報告(2020—2022年)》,指導高校建立就業與招生計劃和人才培養的聯動機制,促進人才供需有效匹配。
全省高校大力開展“就業指導六進”工作,推動高校就業指導“進支部、進宿舍、進家庭、進云端、進課堂、進企業”,推動思政工作與就業工作深度融合,教育引導畢業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擇業觀、職業觀,懷著一顆平實之心,緊跟時代砥礪前行,奮勇爭先建功立業。
人社系統常態化開展廳局長進校園和職業指導進校園等系列活動,傳遞就業政策,宣講就業形勢,鼓勵在校畢業生樹立正確擇業觀,鼓勵大學生從基層做起,多參加見習,積累工作經驗。團省委、省人社廳等部門聯合開展“青春就業大講堂”,鼓勵高校畢業生堅定理想信念、轉變就業觀念,到邊遠地區、革命老區和基層一線工作成長。
更多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的服務,體現在全覆蓋、全過程、全領域、全方位的公共就業服務。
這是一個生動的案例——今年6月—9月,在高校畢業生的就業關鍵期,成都市組織“百日萬企”高校畢業生系列招聘活動,通過連續開展線上線下招聘會、公共服務進校園等多種形式的招聘和供需對接活動,幫助高校畢業生就業。舉行系列招聘活動的同時,還聚焦高校畢業生實現就業后的戶口遷移、檔案轉接、技能培訓等,提供全流程就業服務。此外,在職業指導、職業生涯規劃、職業技能培訓、就業政策解讀等方面也設置了相應的活動項目,力求提供全方位就業服務。
有效供需對接,是實現就業的前提。在四川,教育、人社等部門搶抓高校畢業生離校前的關鍵期,前移服務端口,搭建校企對接平臺,強化校內就業創業服務資源供給。舉辦分行業、分專業專場招聘活動,推出直播帶崗、直播探崗等特色招聘模式,提升人崗匹配效率,已成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常態化工作模式。
更多更高效更便捷的公共就業服務,向高校畢業生群體傾斜。全省全面推行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一件事”業務受理,優化辦理程序,精簡證明材料,壓縮辦理時限。推行就業創業政策服務“網上辦、掌上辦、一網通辦”,實施延時服務、預約服務、上門服務,讓政策推送零距離、業務辦理零障礙,打通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