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徐莉莎
9月27日,記者從四川省科技廳獲悉,該廳近日印發《四川省軟科學研究基地建設工作指引(試行)》(簡稱《工作指引》),提出建設若干具有影響力的四川省軟科學研究基地(以下簡稱“基地”)?!豆ぷ髦敢诽岢?,基地新建當年,科技廳將給予每個基地不少于50萬元的支持。
軟科學是指為決策提供支撐依據的系統學科?!豆ぷ髦敢分刑岢觯拇ㄒ谌舾芍攸c領域建設一批軟科學研究基地,培養一支能力突出、優勢明顯的軟科學研究團隊,形成并轉化一批高水平的軟科學研究成果,打造具有四川特色的科技創新智庫,為建設國家創新驅動發展先行省和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形成有力支撐。
《工作指引》中要求,各基地要根據自身實際和特色,確立發展方向。聚焦黨委、政府決策需求和創新驅動發展需要,組織和開展高水平的軟科學研究,基地每年提供5篇及以上高質量研究報告;高起點、高標準建設結構合理的創新人才團隊,吸引和集聚一批能夠發揮“塔尖效應”的高水平軟科學研究人才;定期或不定期組織開展國內外學術交流;承擔省委、省政府及有關部門交辦的專項研究課題,或科技廳委托的臨時性、緊急性專項研究任務。
科技廳將有計劃、有重點地擇優遴選建設基地,成熟一個、論證一個、新建一個,保持適度建設規模。
各基地負責人應為承建單位的全職人員或者簽訂工作協議的相關人員,具有高級以上專業技術職稱,曾主持省級軟科學研究項目,近三年參與過省委、省政府重大調研課題或重大決策制定。
此外,基地還應具有較穩定的軟科學研究團隊,一般不少于20人,全部人員應具有中級及以上職稱或碩士及以上學位,其中具有副高級及以上職稱或博士學位的核心成員不少于5人。
基地將實行“年度考核、周期評估”的綜合績效考評機制。除項目經費支持外,科技廳還將根據基地年度考核和周期評估情況,對建設任務完成和服務決策較好的基地在項目支持數量和支持額度上給予一定傾斜。鼓勵承建單位及研究成果應用方結合實際為基地提供專項經費或通過購買服務、場地補貼、項目補助等多種方式,支持基地建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