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趙榮昌
“這次暴雨、地災預警信息,你們是幾點鐘,以什么方式接到通知的?”視頻這頭,是四川省應急管理廳指揮調度中心。那頭,是綿陽市應急管理局。通過視頻,應急管理廳組織對當地轉移群眾情況進行調度。
自7月11日四川省氣象臺發布暴雨藍色預警以來,四川多地普降暴雨。在“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到來之際,應急管理廳緊急部署、多點發力,扎實細致做好防災減災救災各項工作,牢牢把握主動權、打好主動仗。
多次調度
緊急救援堅決保證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
“有沒有啟動應急響應?群眾有沒有提前轉移?轉移安置的情況如何?有沒有及時將預警信息傳遞到村到戶、到企到人?有沒有安排人員輪流值守?夜里巡查發現新險情沒有……”
自7月11日以來,應急管理廳便多次調度廣元、綿陽、德陽、雅安等10個市(州)轄區內受暴雨影響的70余個縣(市、區)防辦,安排部署多輪降雨防范應對工作,并要求各級防辦要強化底線思維,加強會商研判,嚴格落實預警聯動,果斷組織提前轉移,切實做好應急準備。

7月16日7時許,綿陽北川縣白什鄉突發洪水,導致場鎮部分房屋一樓被淹。
災情就是命令,應急管理廳立即調度省消防救援總隊、綿陽市和北川縣,派出2名廳領導帶領工作組趕赴現場指導救援工作,調派消防救援力量65人13車3舟趕赴現場開展救援,向中信海直通航駐巴中、自貢兩架K-32機組通報災情信息,要求做好空中支援準備。同時,會同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從省級前置綿陽市救災物資中向北川緊急調配救災帳篷200頂、折疊床1000張、棉被2000床,確保受災群眾得到妥善安置。
督導組+電話隨機抽查
將防汛責任落實到最小單元
“預警信息有沒有發送到位?應急預案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救災物資前置準備是否到位?有沒有啟動應急響應?”一到雅安,由省防辦派出的工作組就發出“四問”,幫助地方找問題、堵漏洞。
據了解,自入汛以來,省防辦已累計向雅安、宜賓、德陽、綿陽等多地派出7支防汛指導組,其中有4支為廳領導帶隊。指導組抵達后,在當地開展指導防汛救災工作。
“在督導組的指導下,我們可以更好地開展防汛救災工作,嚴格落實三個避讓和三個緊急撤離的剛性要求,確保災難發生后第一時間開展抗洪搶險救援,最大限度減少災害損失,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德陽市應急管理局有關負責人說道。
除派出工作組外,自7月11日起,省防辦還每天通過電話抽查雨區內的多個鄉鎮值班值守情況,督促各地做好防范應對措施,有情況及時報告。
“我們是在晚上接到省防辦打來的抽查電話。” 峨眉山市雙福鎮防辦工作人員介紹道,“正值汛期,我們都是24小時輪流值班值守,確保防范應對措施落實到位。”
提前部署 定期抽查
確保重點行業領域安全度汛
“一定要安全用電,防范因電器設備用電量過高,以及電線、變壓器等電力負載過大引發火災。”近日,邛崍市文旅局市場監管科工作人員彭加華和同事一起,在中國酒村景區、茶蘭景區等開展夏季旅游景區安全大檢查,“這幾天的檢查將覆蓋邛崍市的所有旅游景區,確保游客住宿舒心安全。”彭加華說。
據了解,今年6月,省安辦便印發《關于認真做好汛期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對各重點行業領域切實做好汛期安全生產工作作出了安排部署。“我們要求各地各部門要結合全省安全生產大檢查,突出重點領域、重點區域、重點部位、重要設施迅速組織開展拉網式、地毯式排查檢查。企業在接到有關地區和部門發布的藍色及以上預警信息后,要第一時間撤離危險區域、低洼地段和井下作業人員,遇雷雨、大風天氣要停止塔吊等室外高空作業。”省安辦負責人介紹道。
同時,省防辦每天也電話抽查雨區內3家重點行業領域企業,提醒企業要嚴格落實預警停產等措施,同時做好周邊安全巡查。省防辦有關負責人表示:“我們電話抽查企業就是要核實他們是否收到縣局發出的預警提示信息,以及是否落實停產、停工、撤人等防范措施。”
(省應急管理廳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