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吳冰清 實習生 周吳軍艷
7月13日,四川眉山,養蜂人胡建均已把蜂箱裝車,做著出發前最后的準備。“太熱了,要趕快去高原上。”
近日,韓國78億只蜜蜂因異常偏高的氣溫集體“消失”的新聞引發熱議。7月4日以來,四川迎來了今年以來范圍最廣、強度最大的高溫,根據四川省氣候中心的數據,7月上旬全省平均氣溫26.0℃,較常年同期偏高2.8℃,為歷史同期第1高位。
氣象因素對蜜蜂養殖有哪些影響?作為養蜂大省,四川的蜂農們是否受到影響?

超過37℃ 蜜蜂育兒將受影響
眉山東坡區是四川第一養蜂大縣,這里規范化養蜂專業合作社已發展到17家。
傳承父輩三代養蜂技術的胡建均是東坡區德康養蜂專業合作社負責人。“今年天氣太熱了。”胡建均說,養蜂人基本都逐花而居,每年7月,他都會往西北遷移,從紅原、若爾蓋,一直第一站就是阿壩,“正是花最多的時候。”
然而,今年由于車輛需要維修,胡建均的行程只有延期,正好遇到了高溫。
“蜂群繁殖溫度是34.5℃,低于或高于1℃,蜂群可自身調節;但超過37℃,育兒量就減少或者停止育兒。”胡建均說,自己在丹棱、彭山、仁壽都有蜂場,最近,他只能通過采取遮陰措施、開大巢門等方法來給蜜蜂降溫。
此外,持續高溫還影響了蜜蜂的“食物”。胡建均告訴記者,他的一個老鄉最近帶著蜂箱前往在四川廣元劍閣采荊條花,“去了發現,太干了,植物嚴重缺水,沒有蜜,蜜蜂沒有吃的。我建議他趕快轉到紅原、若爾蓋。”
高溫也并非都是壞處。“今年大棚里的西瓜蜜就很好。”

氣溫太高 四川養蜂人往西北遷移
作為養蜂“大戶”,胡建均還是決定要撤離高溫地帶,開始他的新一輪遷徙——去紅原、若爾蓋,經甘肅,進入青海。
“從理論上講,每年高溫時期,對蜂群都會有影響。”四川省蜂業學會一工作人員說。
記者了解到在高溫天氣下,蜜蜂會停止采蜜,持續采水和扇風降溫會導致蜜蜂消耗大量能量,不僅影響蜜蜂食物供給和幼蟲哺育,還容易引發病蟲害,導致蜜蜂死亡。
“蜜蜂既是個體,也是群體,就像掉頭發,每天掉得多,但短時間里,對整個蜂群來講,不會很明顯。”該工作人員說,眉山東坡區的蜜蜂,西蜂蜂群占比比較大,以流動采蜜為主,“現在多數蜂農已經轉到北方了,青海、甘肅這些地方去了。”
受氣候影響 全球多地蜜蜂“躺平”
受高溫影響的養蜂人不只在中國。
韓國權威媒體報道,該國4000多個蜂農飼養的大約78億只蜜蜂集體“消失”,造成巨額損失,而幕后“黑手”直指,異常偏高的氣溫。
《日本經濟新聞》報道,日本財務省的貿易統計顯示,今年1月到5月“天然蜂蜜”的平均進口價格達到每公斤433日元(約合3.2美元),與2021年全年價格相比幾乎上漲一成。日本市場上消費的蜂蜜九成來自進口。經手日本國內兩成進口蜂蜜的住商食品公司負責人說:“近幾年各大蜂蜜生產國都因為氣候異常等原因出現產量下降。”除了加拿大蜂蜜因為高溫干旱出現減產外,東歐蜂蜜也因為開花期多雨而歉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