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以來,四川省國家醫學中心和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工作取得明顯進展。但與此同時,仍然存在優質醫療資源分布不平衡不充分,城鄉、區域醫療服務能力差距較大等問題,特別是患者跨區域就醫較為突出,極大影響群眾看病就醫獲得感。

  為了減少患者跨區域流動,助推分級診療制度建設,進一步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醫療服務的需求,根據《四川省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四川省“十四五”衛生健康發展規劃》等文件精神,結合四川省實際,四川省衛健委發布《四川省“十四五”醫學中心和區域醫療中心設置規劃》。

  據悉,規劃涉及省醫學中心以及省區域醫療中心的建設。省醫學中心即在全省范圍內遴選醫、教、研、防、管深度協同的高水平醫院。設置3個省醫學中心,設置的數量可根據工作需要和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設置省區域醫療中心。重點依據地理位置、患者就醫流向、人口分布、交通網絡等情況,結合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一干多支、五區協同”戰略部署,將全省劃分為成都片區(成都市、德陽市、眉山市、資陽市、阿壩州)、川北片區(綿陽市、廣元市、遂寧市、科學城)、川南片區(瀘州市、自貢市、內江市、宜賓市)、川東片區(南充市、廣安市、達州市、巴中市)、川西片區(攀枝花市、樂山市、雅安市、甘孜州、涼山州)。每個片區設置10個省區域醫療中心,全省共規劃設置50個。設置的數量和類別可根據工作需要和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省衛健委官網截圖 省衛健委官網截圖

  在功能定位與職責任務方面,省醫學中心主要專注于在疑難危重癥的診斷與治療、高層次醫學人才培養、醫學科學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高水平基礎醫學研究與臨床研究科技成果轉化、重大公共衛生問題應對、中西醫協同創新等方面代表全省領先水平,在國內、國際上具有較高知名度和影響力。負責省內重大疑難危重癥的診斷與治療,示范、推廣適宜有效的高水平診療技術,引領全省醫學發展和醫療服務能力提升,輻射帶動周邊區域;立足高層次醫學人才培養,構建醫學學科與多學科深度交叉融合、高水平的醫學人才培養體系;聚焦醫學科技前沿,針對醫學科學領域全局性、關鍵性、“臨門一腳”和“卡脖子”問題,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建設平急結合的醫療救治協同網絡,提升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救援能力,承擔緊急醫學救援力量儲備和區域醫用物資儲備任務;創新中西醫協同服務新模式,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模式和路徑,打造現代化醫院樣板。

  省區域醫療中心以臨床醫療服務水平為主,以臨床重點??茷橹?,在疑難危重癥診斷與治療、醫學人才培養、臨床研究和成果轉化研究、疾病預防、醫院管理等方面代表區域領先水平,在省內、國內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響力。開展區域內疑難危重癥的診斷與治療,加強臨床重點專科能力建設,提升區域醫學技術和醫療服務保障能力;培養緊缺醫學人才,加強畢業后教育、繼續教育工作;協同省醫學中心開展高水平醫學科學研究和技術攻關,應用轉化研究成果,推廣衛生健康適宜技術;構建疾病防治網絡,推廣普及疾病預防措施,承擔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醫療衛生應急救治,承擔緊急醫學救援力量儲備和區域醫用物資儲備任務;落實醫改任務,探索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運行模式,在分級診療、醫聯體建設、對口幫扶等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

  紅星新聞記者 章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