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達州通川區安云鄉的三根陰沉木(俗稱“烏木”)在當地引發關注。
紅星新聞記者采訪獲悉,這三根陰沉木長約10米,直徑約1米,由當地一施工單位工作人員在河溝里發現,并打撈上岸。之后,當地政府貼出競拍公告,以5000元一噸的底價進行拍賣。不過,在轉運時遭到了當地居民的阻止。居民認為,木材的具體價值不明,且從發現到拍賣僅幾天時間,處理得太過倉促。
對此,安云鄉黨委書記張某介紹,目前拍賣已經停止,“目前,已經將烏木移交通川區國有資產事務服務中心(以下簡稱“通川區國資中心”)處理。”
通川區國資中心工作人員則表示,已接手并前往現場查看,烏木價值幾何,暫時還無定論,需由專家鑒定。

三根約10米長烏木被拍賣
轉運時遭當地居民阻止
6月18日,一名網友在達州當地網絡發布信息稱,該市通川區安云鄉一施工單位從河道挖出了幾根烏木,后被當地部門以5000元一噸的價格拍賣,但在轉運時遭到了當地居民的阻止,具體原因不明。
記者獲得的競拍公告顯示,此次拍賣的價格確為5000元一噸,“參照達川區國有資產事務服務中心對陰沉木的定價標準”進行定價,競拍時間為6月18日10時,競拍地點在安云鄉政府二樓會議室。公告落款單位為達州市通川區安云鄉人民政府,發布時間為6月17日。
根據競拍公告中公布的聯系方式,記者聯系到了“聯系人”陶某。據其介紹,拍賣已經成功,但是當地居民不讓拉走。
記者詢問拍賣是否合法,其表示,一切程序和手續均合法。

20日,紅星新聞記者在安云鄉一工地旁找到了這幾根烏木。現場共有三根,目測長約10米,直徑約1米。居住在附近的鄭女士介紹,這幾根烏木是6月14日左右被挖出的,16日左右放在此處。當時曾引來眾人圍觀,為保證木材安全,當地派出所、社區等派員在現場看守。
附近的另一位居民王女士介紹,看守木材的還有購買方,“因為政府有公告,要拍賣。”
對于為何大家會阻止轉運木材,鄭女士表示,一方面政府并未說明木材的具體價值,“值不值錢”,拍賣顯得草率;另一方面則是從木材被發現到拍賣僅四五天時間,處理得太過倉促。
鄭女士還稱,在拍賣烏木時,也存在一些不透明的情況。村組里的老百姓認為拍賣可能有“貓膩”,為此在18日發生了阻止轉運的情況。
回應:已暫停拍賣
烏木移交給區國資中心處理
轉運被阻止后,20日當天,安云鄉黨委書記張某來到現場,并向鄭女士等了解情況,還解釋了拍賣情況以化解誤會。
在鄭女士的家中,對于烏木拍賣事宜,張書記回應紅星新聞記者,“拍賣已經停止”。對于是否拍賣成功,張書記并未直接回答。不過,其稱, 因在處理烏木時受到很大關注,“目前,已經將烏木移交通川區國有資產事務服務中心委員會處理。”
19日,區國資中心工作人員曾到現場查看。該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已經接手烏木,此前安云鄉對烏木的拍賣已經成功,價格10余萬元,老百姓不讓拉走的原因是認為價格太低。

該工作人員還介紹稱,烏木實際上分為很多種,其價值高低也跟木材品種和掩埋地的環境等多種因素相關。從現場發現的這幾根烏木來看,最終價值到底是多少,還需進行鑒定。其表示,已經通過省林業部門聯系專家進行鑒定。“目前,已把相關情況向通川區政府領導匯報,等待后續決定。”
紅星新聞記者了解到,《民法通則》第七十九條中指出,“收藏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隱藏物,歸國家所有。接收單位應當對上繳的單位或者個人,給予表揚或者物質獎勵”。
紅星新聞記者 張楊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