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余處小祭祀坑相繼出現
這里是古蜀人的祭祀專區?
值得一提的是,F1建筑遺跡曾經在宋代遭到破壞。一條可能是水溝的溝槽貫穿了房址。當考古人員清理水溝和建筑遺跡周圍時,他們在此發現了石虎、石人、金片、有領銅瑗、石琮、石璧、玉鑿、綠松石等小件文物,大多破損厲害,并且做工粗糙,也并非像三星堆祭祀區8座祭祀坑一樣堆放得密密麻麻。它們是F1修建時用于祈福的物品,還是這片區域會有新的祭祀坑?

祭祀坑內出土石虎、金器
考古人員就此在這一區域進行發掘,很快又在附近的土層中發現了一根象牙。象牙在三星堆的祭祀活動中,是神圣的祭祀用品。順藤摸瓜,他們接連發現了好幾根象牙的聚集。由此可以推測:發現象牙的小坑,可能是一種小型祭祀坑。
許丹陽說,目前這種新發現的小坑大致分為圓形和方形,數量已超過10個。它們大小不一,大的直徑近兩米,小的則只有約40厘米左右,在考古大棚內3、4號祭祀坑之間以及F1周圍、考古大棚南側均有分布。它們的年代從地層關系上看,和8座祭祀坑大致相同。再加上這片區域很少出現生活類器物,考古人員推測這里可能是古蜀人祭祀活動的專區。

那么,小型祭祀坑里會掩埋什么文物呢?由于新發現的坑還未開始正式發掘,目前尚未得知,但極可能仍是象牙、青銅器、玉器、金器等大坑里出土過的文物。只不過日常祭祀行為,不可能大批量埋藏而已。未來,小坑埋藏物的秘密仍將由考古揭曉。
這批小坑的發現,對理解三星堆8座祭祀坑的性質提供了新的線索。考古人員認為,如果未來可以確認這些坑是真正的祭祀坑,那8座大坑應該就是祭祀器物埋藏坑,或許三星堆的確是經歷了某種變故,才將國之重器集體掩埋。
祭祀區范圍至少13000平方米
隨著考古工作的持續開展,三星堆祭祀區的范圍和面積也在漸漸清晰。根據現有發現,祭祀區面積至少在13000平方米以上。
許丹陽說,三星堆祭祀區一帶的文化堆積并不復雜。宋代以上的土層很薄,下面直接就到了三星堆文化的地層。考古人員發現,這處地層中,有一層黃土非常純凈,但是有明顯人為鋪墊的痕跡。他們推測,這片區域可能以前只是地勢稍微高一點的臺地,但尚不平整。為了在此舉行祭祀活動,三星堆先民從別處運來較為純凈的黃色生土,鋪成平整的臺地,在此建起神廟或宗廟,并挖坑進行祭祀活動。而8座祭祀坑,便是在土臺形成之后才挖了出來。當然,如果新發現的小坑是真正的祭祀坑,它們將比8座大坑的年代更早。
這片祭祀區的面積,根據臺地的邊界有望得出結論。許丹陽說,根據現有的相關跡象,這片臺地可能接近矩形,面積目前已達13000平方米。目前考古人員已找到了臺地東南角的邊界,只是東側大部分區域由于早年取土等原因已經破壞。根據現有臺地邊界的走向,考古人員推測祭祀區實際面積可能還會更大,現在考古大棚前面及草坪處也可能是祭祀區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