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陳碧紅

  4月12日,四川在線記者從國家統計局四川調查總隊獲悉,今年3月,四川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同比上漲0.9%,漲幅比上月擴大0.3個百分點。

  菜價增幅最大 豬肉價格降幅最大

  同比看,今年3月,四川八大類商品和服務價格呈現“七漲一跌”:

  食品煙酒價格下降2.2%,影響CPI下降約0.68個百分點。食品中,鮮菜價格漲幅最大,同比上漲12.1%,鮮果、水產品、蛋類則分別上漲了4.6%、3.4%和2.0%。畜肉類價格下降明顯,達到28.7%,其中,豬肉價格降幅高達43.4%。

  其他七大類價格同比均有上漲。其中,交通通信價格上漲5.5%,教育文化娛樂價格上漲2.9%,其他用品及服務價格上漲1.9%,衣著價格上漲1.7%,居住價格上漲1.2%,生活用品及服務價格上漲0.9%,醫療保健價格上漲0.7%。

  但是環比來看,鮮活食品價格則有所回落。其中,鮮菜價格下降2.6%,鮮果價格下降2.9%,水產品價格下降3.5%,畜肉類價格下降7.1%(其中,豬肉價格下降12.8%)。

  溫和回升 仍處歷史低位

  3月四川CPI同比上漲0.9%,怎么看?

  “從今年前三個月的CPI總體走勢來看,同比分別上漲了0.4%、0.6%、0.9%,上漲總體溫和,但絕對值仍處于歷史低位。” 國家統計局四川調查總隊相關負責人分析認為,一方面體現了今春以來政府保供穩價的成效,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經濟面受疫情影響,消費恢復偏慢、消費速度不夠,對價格支撐缺少驅動力。

  從細分領域看,四川鮮菜價格同比上漲12.1%、豬肉價格下降達43.4%,造成“一高一低”鮮明對比。

  該負責人分析介紹,受國際大宗商品因素影響,國內能源價格特別是成品油價格漲幅較大,造成蔬菜運輸成本增加。同時,近段時間四川低溫天氣增多,加之交通運輸受部分地方疫情影響,共同抬高了鮮菜價格。但隨著氣溫逐漸回升和疫情逐步穩定,按正常情況,二季度菜價將進入季節性下降,實現平穩回落。

  而豬肉價格大幅下降,一方面是由于目前四川生豬產能充裕,另一方面則是因為隨著春節后消費需求疲弱,進入消費淡季,因此同比價格跌幅明顯。

  對于未來價格走勢預判,該負責人認為重點取決于國際大宗商品價格變化。“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漲跌,會影響到國內輸入性通脹風險,而這種變化將不僅將影響到PPI,同樣也將傳導到下游的C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