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伊始,成都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禮物——國務院正式批復同意成都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一個月后,《成都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總體方案》(以下簡稱《總體方案》)正式賦予成都建設公園城市示范區的新使命新任務。
“構建與國際通行規則相銜接的營商環境制度體系,持續優化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是《總體方案》提出的內容之一。面對這一歷史機遇,成都營造國內一流營商環境的底氣和動力在哪里?全力探尋營商環境建設的“深度”和“高度”,助推成都營造宜業優良環境,激發公園城市經濟活力,下一步棋又該怎么走?
“作為高質量發展的‘頭號工程’,成都始終把建設國內一流的營商環境作為成都走向世界的名片。”成都市網絡理政辦相關負責人這句話并非憑空而來,成都加快實施營商環境4.0版政策體系,開展十大改革創新突破、構建十大功能服務平臺、推行最具企業感知十大舉措。“下一步,成都將以國務院《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和《四川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為指引,以企業和市民獲得感為標尺,以爭創國家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城市為契機,圍繞環境預期更穩定、市場競爭更公平、政務服務更可及,精準施策、靶向發力、改革突破,充分發揮成都在公園城市示范區尤其是營造宜業優良環境方面的示范帶動作用,推動改革創新在中西部取得更多更大成效,加快建設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標桿城市。”

01
營造國內一流營商環境,成都創新突破的底氣和動力在哪里?
根據《總體方案》,示范區建設要著力營造宜業優良環境、激發公園城市經濟活力,而營造國內一流營商環境就是其中的重要一環,這也意味著對未來成都探索優化營商環境提出了更高要求,成都要在這一領域先行示范,為全國提供經驗范例。那么,在此前營商環境改革的基礎上,成都還要創新什么、突破什么?
事實上,縱觀成都營商環境的改革歷程,從1.0版到4.0版,背后都是成都不斷的創新突破。
“聚焦市場主體需求,成都立足率先突破,營商環境4.0版推出了最具顯示度十大改革創新。”成都市網絡理政辦相關負責人介紹,比如,在全國首創住房公積金“雙向差異化”繳存政策,支持企業降本減負、穩崗發展。比如,在深化中歐班列運費分段結算估價管理改革中,成都在全國率先實現班列境內段運費不計入完稅價格,降低企業國際貿易成本;創新國際轉運海關監管模式,發展“跨航司、跨貨站”集成中轉國際轉運業務,提升成都航空樞紐中轉服務水平。再比如,在全國率先探索“沙盒監管”和“觸發式監管”等包容審慎監管方式;開發勞動糾紛“一站式”多元化解聯動處置管理信息系統,在全國率先形成勞動糾紛“一站式”多元化解聯動處置中心;在全國率先發布醫養結合服務地圖等。
這些創新突破點多面廣,充分說明成都在推動營商環境建設方面下足了深功夫和硬功夫,展示了一種創新突破的信心與決心。
效果也是顯而易見的——成都率先實施中歐班列運費分段結算估價管理改革,企業稅負成本減少2%,入選國務院第四批自貿試驗區最佳實踐案例;2021年中歐班列成渝號累計開行4800列、成都國際班列累計開行4250列,年度和累計開行量均居全國前列。
“通過一年的持續推進,成都營商環境進一步優化,尤其是國際化水平明顯提升,這也是成都下一步按照《總體方案》要求營造宜業優良環境,激發公園城市經濟活力的底氣與動力。”該負責人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