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魏馮

  自2月19日我省再次發生本土疫情以來,截至2月26日24時,本輪成都關聯疫情累計報告本土確診病例31例、無癥狀感染者8例,波及成都、德陽、綿陽、眉山;瀘州本輪疫情累計報告本土無癥狀感染者4例。 截至目前,全省共有14個中風險地區,均在成都市,其余地區均為低風險地區。

  2月27日,四川疾控專家發布提醒:近期,部分周邊國家和地區新增病例快速增長,國內疫情呈現點多、面廣、頻發的特點,德爾塔和奧密克戎變異株疊加流行,奧密克戎變異株已成為我國優勢毒株,其隱匿性和傳染性更強,潛伏期更短。

  我省與國內其他地區人員往來頻繁,疫情輸入的風險持續存在。要重點關注廣東省東莞市、深圳市,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港市,江蘇省蘇州市,遼寧省葫蘆島市疫情。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風險地區。

  1、持續開展風險人員排查。各類企事業單位要持續排查往來人員有無中高風險地區旅居史和病例接觸史;公眾要密切關注官方發布的疫情信息,主動查看14天內是否到過涉疫地區,是否與病例活動軌跡有交集。如有以上情況,請做好個人防護,立即向所在村(社區)、單位或入住酒店報備,并主動進行核酸檢測,配合做好疫情防控措施。如您收到提醒短信,或健康碼變為“紅碼”“黃碼”,也要主動報備,配合做好疫情防控措施。“紅碼”人員做好個人防護,就地隔離,等待轉運管理;“黃碼”人員須到指定核酸檢測點完成三天兩次(間隔24小時)核酸檢測,非必要不外出。

  2、主動進行核酸檢測。除上述有涉疫地區旅居史、與病例活動軌跡有交集、“黃碼”人員要按要求進行核酸檢測外,倡導省外來返川人員(特別是從近14天內有陽性感染者的地市來返川人員)、有陽性感染者發生地市旅居史人員、發生本土疫情的縣區人員,在24小時內盡快做一次核酸檢測。特別提醒: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后48小時內,如果沒有特殊情況,暫時不要進行核酸檢測,避免出現核酸檢測假陽性的情況。

  3、不聚集,加強個人防護。公眾要繼續保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不聚集、分餐食、用公筷、一米線等衛生習慣,配合做好掃碼、亮碼、核酸檢測等疫情防控措施,這些措施依然是防控奧密克戎疫情的有效手段。特別是疫情所在市的公眾,更要保持簡約的生活方式。

  4、如有發熱等不適及時就診。奧密克戎變異株所導致的新冠肺炎癥狀比較輕,容易讓人忽略。加強對自己及家人的健康監測,如果出現發熱、咳嗽、乏力等癥狀時,即便癥狀比較輕微,也不要在家自行服藥,一定要戴好口罩,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盡快到附近的發熱門診就診。

  5、加強重點場所防控。各類公共場所嚴格落實測溫、掃碼、核驗健康碼、通風消毒、督促戴口罩等防控措施,加強人流引導,避免人員聚集;城市公共交通、出租車、網約車應嚴格落實防控措施,司乘人員做好個人防護;景區景點、餐飲單位、室內公共場所、密閉場所落實限量、預約、錯峰要求;從嚴管控大型會議、活動、培訓、展銷等聚集性活動。

  相關鏈接:

  Q1 為什么老年人接種新冠疫苗更加重要?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在2月26日新聞發布會上指出,病毒給老年人群帶來了重癥和死亡的高風險。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在奧密克戎變異株流行期間,全球一周報告發病的最高峰接近2400萬,是之前其他變異株流行最高峰的4倍,所以奧密克戎變異株的傳染性是非常強的。研究發現它對老年人造成重癥和死亡的風險還是非常大的。世界衛生組織在1月份再次強調,現有新冠病毒疫苗的重點是減少重癥和死亡,以及保護衛生系統。

  目前在老年人群當中,疫苗的接種率和其他人群相比相對還是較低。最近香港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公布的信息顯示,在前期死亡的病人當中,年長的人占了大部分,其中接種疫苗人群的病死率只有0.03%,沒有接種疫苗人群的病死率是0.54%,兩者相差18倍。所以對于老年人來說,沒有接種疫苗的或者沒有打加強針的,按照有關規定,符合條件的都要盡快完成全程疫苗接種或完成加強針的接種。

  Q2 近期部分省出現學校聚集性疫情,學校如何做好疫情防控?

  學校疫情防控需要家校共同努力、相互配合。

  學校方面要把好“三關”:

  一是把好排查關。對照中高風險地區,動態開展重點人群排查,全面掌握教職員工和學生及其共同居住生活人員旅居史、接觸史,做到底數清、情況明。

  二是把好入校關。加強入校管理,做好入校人員口罩佩戴、體溫檢測、核驗健康碼和行程碼等工作,確保無關人員不得進校。

  三是把好監測關。實施教職員工和學生健康情況“日報告”“零報告”制度,做好師生晨(午、晚)檢、因病缺勤師生登記、報告、追蹤等。

  學生和家庭方面要全面協同:

  一要對照軌跡,主動報備。密切關注官方發布的疫情信息,主動對照病例活動軌跡自查,若家庭成員有與病例軌跡有交集、健康碼變色等情況,第一時間向社區、學校報備,并配合做好健康監測、核酸檢測、隔離醫學觀察等防控措施。

  二要每日監測,科學處置。按學校要求報告自身及共同居住者的行程和健康狀況,做好健康監測。如出現發熱、咳嗽、乏力、咽痛、嗅(味)覺減退等癥狀,不要自行服藥,盡快到發熱門診就診,并將情況及時告知學校。

  三要加強防護,清爽行程。上學時隨身攜帶口罩、消毒紙巾等用品,遵守學校疫情防控要求,盡量保持“家——學校”兩點一線活動。家長接送學生時,做到戴口罩、“一米線”、不扎堆。周末在家,減少外出,少聚集、少流動。

  四要居家衛生,預防疾病。做好家庭衛生清潔,適度消毒,開窗通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