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議透露,今年交通運輸部門將繼續會同公安、水利、農業等部門開展“三無船舶”聯合認定和分類處置,力爭年內實現“三無船舶”動態清零目標。并建立船舶檢驗提醒制度,加強對脫檢船舶安全監管,依法開展檢驗;同時,將老舊船舶淘汰,滅失船舶集中注銷。
為確保安全度汛,四川將規劃建設222個船舶集中停泊區,并在汛期前全面完成3000余個系纜樁建設,力爭主要點位“船船有泊位,主纜有系樁”,確實受條件限制的地方做到“大船入港、小船上岸”。
提升客運安全,今年,將繼續按照渡口標準、渡船標準、標識標牌、管理和服務“五統一”標準,建成50個平安渡運項目,撤并減少50個渡口,改造提升50艘渡船,探索渡運公交化,推進“平安渡運”和“金通工程”的有效銜接,服務鄉村振興,保障民生需求。

資料圖
促發展,項目建設、運輸發展同步推進
工作會提出了今年水路交通投資目標——確保完成投資44億元、力爭完成50億元,新增高等級航道110公里。
據介紹,此前,我省水運建設投資已連續6年超50億元,僅2021年,就完成投資52.92億元,占年度投資目標任務的120%,新增高等級航道100公里,完成部下達我省“十四五”期建設高等級航道目標任務(222公里)的45%。重點項目建設亦歷史性突破,上世紀80年代就開展研究工作的渠江風洞子航電樞紐實現了實質性開工,岷江老木孔航電樞紐歷經10余年前期工作、實現了控制性工程開工。
今年,我省將繼續加快岷江龍溪口、老木孔、虎渡溪、尖子山、湯壩航電樞紐、岷江龍溪口至宜賓航道整治一期工程、渠江風洞子航運樞紐等重點水運項目建設,并全力推進東風巖航電樞紐工程,力爭年內實質性開工。
在“硬件”加快建設的同時,運輸發展同步推進。
四川省航務海事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要實現港口集裝箱鐵水聯運量增長10%以上、嘉陵江水路貨運量增長20%的目標。 我省將繼續推動建立水調、電調和航調溝通協調機制,力爭廣元至重慶全程通行時間壓縮至5天以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