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進宮”仍不思悔改繼續販賣野生動物

  2019年,公安部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依法打擊破壞野生動物資源違法犯罪專項行動。雅安警方對全市范圍內野生動物犯罪前科人員進行再梳理、再分析、再研判,對重點人員進行重點盯控。

  2019年5月,警方在整理一起舊案資料時,綿陽男子李某華再次出現在警方的視線中。李某華在2006年就因買賣獼猴被判處有期徒刑13年6個月,2013年獲得假釋,2017年5月假釋期滿。2017年7月,李某華又因非法盜獵小熊貓,被江蘇蘇州警方打擊處理。

  李某華已經是“二進宮”了,難道剛出獄不久的他又不思悔改,繼續干起了販賣野生動物違法犯罪的勾當嗎?2020年4月,雅安警方找到了李某華,他的一些表現加大了民警的懷疑。

  “面對我們提出的一些問題,李某華當場進行了否認。”雅安市公安局森林警察支隊辦案民警說。但是憑借多年的辦案經驗和職業敏感性,民警們經過綜合判斷,還是發現了李某華犯罪的蛛絲馬跡。

  警方發現,李某華與龍某軍等多名獵人保持著密切聯系,他們都在綿陽、雅安、甘孜等地出現過,更加讓人生疑的是,這伙人常常凌晨一兩點還在跑車,中途也不休息。通過進一步研判,民警確認了李某華仍在進行非法販賣珍稀野生動物的犯罪行為。

  為躲避警方打擊,李某華有很強的反偵查能力,團伙成員在溝通時十分謹慎,他們有自己的行話暗語,把金絲猴稱為“跑山雞”或者“長尾”,小熊貓說成“小貓”。不會開車的李某華在司機的選擇上更是小心謹慎,他選擇與他一樣有著販賣野生動物經歷的劉某充當司機。

  為掩人耳目,李某華還專門在綿陽境內一處隱蔽的山上找了一處果園,將從獵人處收購的小熊貓、川金絲猴等野生動物藏匿在此,果園里養著雞、鴨、兔子等家禽,可以掩蓋野生動物的氣味。

  特大犯罪團伙背后暗藏黑色暴利產業鏈

  李某華等人鋌而走險收購的野生動物,來自哪里?又賣到什么地方去?為什么他們會甘愿冒著極大的風險,干著販賣野生動物違法犯罪的勾當?

  據辦案民警介紹,川金絲猴和小熊貓十分可愛,具有很強的觀賞性,市場需求大,但對資質要求較高,很多動物園走正規途徑很難獲取到這些資源,特別是2019年公安部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依法打擊破壞野生動物資源違法犯罪專項行動以來,很多非法養殖場被打擊,加上養殖繁衍這些野生動物需要層層審批,手續繁瑣。

  長期以來,李某華一直和一些獵人有聯系,刑滿釋放后就找到他們重操“舊業”。因為李某華深諳民營動物園想要快速獲取野生動物資源賺錢的心理,于是利用自己在圈子里的人脈,通過別人的引薦介紹,主動聯系一些民營動物園的管理人員,推銷“產品”。順著李某華這條線,警方循線追蹤發現,李某華的下家涉及安徽、江蘇、山東等外省的多家動物園。這條黑色產業鏈背后,是一個集獵、購、運、銷、“洗白”為一體的特大危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犯罪團伙。

  野生動物非法買賣所帶來的暴利讓涉案動物園負責收購的人員知法犯法,作為相關行業的從業人員,他們在明知李某華提供的珍稀野生動物來路不明時,仍然選擇了收購。

  辦案民警在調查安徽省銅陵市一家動物園時發現,獵人以每只1.3萬元左右的價格,將川金絲猴出售給李某華,李某華再以每只7.5萬元左右的價格出售給該動物園。該動物園先將收購的川金絲猴漂白身份,然后以每只50萬元的價格向其他動物園出售。經過他們的“洗白”,本是屬于非法販賣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卻被打上了合法的標簽。一只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川金絲猴,被他們層層轉賣,最終價格竟然能翻40倍。

  警方全鏈條打擊15名嫌疑人全部落網

  2020年12月3日,警方研判發現,李某華和兒子李某秋以及司機劉某一起,將從綿陽出發,到甘孜州瀘定縣的獵人龍某軍那里去拉小熊貓。經過嚴密的部署,警方的抓捕行動開始。

  但是李某華他們卻非常狡猾,每個人都分工明確,采取客貨分離的方式進行運送。有人專門開車在前方開道,運送野生動物的車輛尾隨在后方。中途一旦出現突發情況,他們就使用對講機隨時通氣。

  最終,警方在高速路收費站出口以及服務區將兩車擋獲,當場在其中一車的后備箱的籠子里發現了3只小熊貓。在抓捕李某華團伙的同時,天全縣警方派出的另外一組警力在甘孜州對獵人龍某軍也進行了抓捕。隨后,警方對龍某軍和李某華團伙進行突擊審訊,面對鐵證,李某華等人如實交代了自己的罪行。

  由于案情重大,該案被列為公安部督辦案件,由省、市、區三級公安抽調精干警力成立專案組,進行全鏈條打擊。

  專案組鎖定所有犯罪嫌疑人后,在全國5省6市公安機關的配合下,耗時半年,先后將包括李某華在內的15名犯罪嫌疑人全部抓獲,共查獲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國寶級”野生動物川金絲猴18只、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小熊貓17只。

  (四川法治報全媒體記者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