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祖明遠
2月15日,綿陽綜合保稅區區內注冊企業從境外進口的一批日化用品辦理了海關報關手續,實現出區銷售,這標志著綿陽市跨境電商網購保稅進口業務正式開通。
2021年1月28日,綿陽綜合保稅區正式封關運行;3月18日,綿陽被納入跨境電商零售進口試點城市。綿陽綜合保稅區充分發揮對外開放平臺優勢,搶抓納入國家跨境電商進口零售試點城市機遇,順利開通跨境電商“1210模式”。

在該模式中,根據消費者需求,電商企業從國外集中采購商品,將進口商品提前備貨至綜合保稅區內,通過電商平臺進行線上銷售,訂單產生后再分包裹運往消費者。
對消費者而言,集中采購大幅降低了商品的采購成本和物流成本,在個人單次交易限額內,享受進口商品稅收優惠,將為消費者帶來價格讓利;商品直接從保稅倉發出,避免了國際運輸線上的時間,能夠較快取到貨物,有較好的消費體驗;保稅備貨商品在進口通關、檢驗檢疫方面全程接受嚴格監控,各流程信息陽光透明,能夠更好的保證商品本身的質量以及消費者的利益。

據介紹,接下來,綿陽綜合保稅區將還將建立跨境電商線上平臺、建設線下體驗展示店、健全直播帶貨銷售渠道等,不斷完善便利、舒適、安全的購物體驗,為綿陽乃至成渝地區的消費者提供質優價廉的跨境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