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江蕓涵

  2021年,教育部公布了《2020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和《列入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的新專業名單(2021年)》,這意味著又會有一批“新”專業與學子“相逢”。

  此次專業調整,受到了廣大考生和家長的廣泛關注。這些“新”專業“新”在何處、有何“新”特點、有哪些“新”學習內容、就業前景如何呢?2月16日,四川省教育考試院官微進行了相關解讀。

  區別:此“新”非彼“新”

  在此次高校本科專業設置和調整中,全國各高校新增備案專業2046個,新增審批專業177個。

  新增備案專業,對于某一高校而言,屬于新增專業,但此前已有其他高校開設,并不屬于新專業。例如,2020年度新增備案本科專業包括北京大學新增意大利語專業、清華大學新增統計學專業。而新增審批專業既包括此前已有高校開設的專業,也包括此前尚未列入《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以下簡稱《專業目錄》)的新專業。例如,新增審批專業中包括廈門大學新增基礎醫學專業、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新增網絡空間安全專業,這2個專業是此前已有高校開設的專業;還包括北京郵電大學新增智能交互設計專業、南開大學新增密碼科學與技術專業,這2個專業是此前尚未列入《專業目錄》的新專業。

  為了便于表述,本文將此次高校本科專業設置和調整中涉及的專業分為三類;新增備案專業、新增審批專業和新列入目錄專業(即《列入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的新專業名單(2021年)》的專業)。

  新增備案專業:人工智能最“熱”

  在2020年新增備案的2046個本科專業名單中,人工智能專業成為最“熱門”的專業,共有清華大學、北京語言大學、華北電力大學等在內的130所高校新增。人工智能“熱”與國家戰略有關。2017年,國務院印發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將人工智能定義為“重大戰略機遇”,要“構筑我國人工智能發展的先發優勢,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此后的2018年和2019年,全國分別有35所和179所高校開設了人工智能專業。

  除了人工智能專業,新增備案專業數量前10的專業還包括智能制造工程、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大數據管理與應用、機器人工程、網絡與新媒體、跨境電子商務、金融科技、數字媒體藝術、儲能科學與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