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王成棟 陳碧紅

  “春節肉價都沒漲起來,確實怪得很。”眼看春節要過完了,綿陽三臺縣的養豬戶萬金林有點后悔:還不如春節前就將自家的育肥豬拋售,起碼省點飼料錢。

  豬價持續低迷,不是四川獨有。2月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宣布,全國豬糧比價(生豬出欄價與玉米價格比值)已進入過度下跌二級預警區間,將指導各地按規定開展豬肉儲備收儲工作。在四川,省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已決定,向21個市州下達共計上萬噸豬肉收儲任務。

  收儲如何進行?而面對養殖端連續10個月的虧損,收儲能夠把川豬行業價格拉抬起來嗎?

  警報

  養殖端已連續10個月虧損,又將迎來消費淡季

  “給養殖企業和養殖戶信心。”省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解釋,豬價長期低迷且未來一段時間內走勢不被看好,是當前國家和省級層面接連祭出收儲舉措的主要背景。

  低迷,是業內當前生豬市場的一致評價。去年4月中旬前后,四川生豬豬糧比價跌破7:1的盈虧平衡點。迄今,全川養殖端已連續10個月出現虧損。

  “連春節都沒能把價格拉起來。”川內一家規模養殖場負責人坦言,與萬金林一樣,連續的虧損后,自己曾指望虎年春節打個“翻身仗”。但現實過于骨感:開年至今,豬價并無明顯回升,反而持續下探,“出欄價也就六塊錢(每斤)出頭。”

  省畜牧行業協會相關負責人解釋,去年下半年,受豬價持續走低影響,消費者紛紛提前灌制香腸、熏制臘肉,“等于把春節的消費需求提前釋放了。”前述負責人說,在春節前后,又因為城鎮居民大量返鄉和出游,進一步降低了春節消費端需求,“受疫情影響,2020年和2021年大部分人春節都沒能回家,也沒能出去耍。”

  從數據來看,今年春節,四川絕大部分地區豬糧比價(生豬出欄價與玉米價比值)、豬肉價均為近年來新低。1月6日,全省平均豬糧比價為5.72∶1,連續3周處于5:1~6:1范圍,已進入《四川省生豬豬肉市場價格調控預案》(以下簡稱《預案》)設定的價格過度下跌情形二級預警區間。對此,省發展改革委在1月7日便對外發布生豬價格過度下跌情形二級預警,提示養殖場(戶)科學安排生產經營決策,避免出現大的虧損。

  當下低迷,預期同樣不看好。省畜科院副院長何志平介紹,每年上半年,川內豬價在經過1月至3月的高點后,便會逐步下滑,“天氣炎熱,豬肉消費就會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