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杰 劉洋 四川在線記者 寇敏芳

  1月19日,四川省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全省經濟形勢新聞發布會,“四川省經濟景氣度稅電指數”首次納入四川經濟形勢常態化發布。數據顯示,2021年全省稅電指數為112.04,反映出全年經濟形勢總體呈現穩健復蘇、持續向好。

  稅電指數具有數據客觀真實、監測及時、反饋靈敏的特點。計算稅電指數的相關數據均從稅務、電力的信息系統自動產生,覆蓋當前四川所有企事業及行政單位客戶,按國標分20個行業門類、97個行業大類、473個行業中類、1380個行業小類進行統計,比抽樣調查數據和問卷調查數據更全面客觀,可以看作是反映經濟形勢的“晴雨表”。

  稅電指數以100作為經濟強弱的分界點,當指數高于100時,經濟呈上行趨勢,數值越大上行趨勢越強;指數低于100時,表明經濟下行或呈下行趨勢。我省稅電指數為112.04,其中,預期指數為103.60,生產指數為111.24,銷售指數為112.84。“這組數據充分反映出面對國內疫情多點散發和復雜多變的國際環境,2021年全省經濟持續平穩恢復,企業產銷循環良好,發展質量和效益穩步提升。”省稅務局副局長副局長黃剛才說。

  記者從省稅務局獲悉,2021年各月稅電指數均站上經濟景氣度榮枯線,且保持在105以上運行,全年經濟形勢總體呈現穩健復蘇、持續向好。

  工業成全省經濟穩定運行“壓艙石”。制造業全年稅電指數為112.16。高技術產業增長較快,其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在數字經濟推動下加快發展,計算機整機制造業、顯示器件制造業等全年銷售收入分別增長153.7%、139.2%。清潔能源應用產業取得明顯突破,光伏設備及元器件制造業、鋰離子電池制造業等全年銷售收入分別增長112.5%、323.5%。

  服務業成全省經濟結構轉優“助推器”。2021年,全省第三產業保持較快增長。高技術服務蓬勃發展,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各月稅電指數均處于較高水平,全年稅電指數達到113.20。數字經濟服務優化發展,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在11月、12月稅電指數高位運行,分別達到110.57、109.65,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成為主要增長點。

  區域協同發展戰略呈現“齊頭進”。2021年,各市州經濟發展稅電指數顯示全省“一干多支、五區協同”戰略穩步推進。成德眉資同城化建設成效明顯,四市稅電指數均高于110運行,成都達112.41,龍頭引領作用明顯。成都平原經濟區整體向好,遂寧、雅安、樂山稅電指數處于區域內較高水平。川南經濟區活力凸顯,宜賓、瀘州、內江稅電指數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黃剛才介紹,截至2021年底,全省累計形成“稅電指數”指數報告100余期,運用“稅電指數”累計提出高質量建議125條,推動省級層面、市州層面解決制造業、文旅業等12類行業47項問題,為有效服務微觀市場主體提供重要決策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