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李丹
1月14日下午,四川省民政廳黨組成員、機關黨委書記張曉玲,省發展改革委二級巡視員余華做客省政府網站“在線訪談”欄目,解讀《四川省“十四五”民政事業規劃》并與廣大網友進行互動交流。

民政工作關系民生、連著民心。“十三五”期間,全省民政事業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
服務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全省民政將165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納入最低生活保障的兜底保障,脫貧攻堅“兜底一批”任務圓滿完成。順利推進鄉鎮行政區劃和村級建制調整兩項改革,全省鄉鎮(街道)一共減少1509個、減幅達32.7%,村減少1.5萬多個、減幅達42%,村民小組減少15萬多個、減幅達40%。社區優化調整4773個、新增457個,基層政權體系和空間結構實現系統性重構。
持續提升基本民生保障水平。城鄉低保標準低限年均分別增長9.9%和17.5%,惠及450萬困難群眾。47萬特困人員全部納入救助供養范圍,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員集中供養滿足率達100%。2.2萬余名孤兒基本生活保障水平持續提升,1萬余名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參照孤兒標準納入政府兜底保障,兒童福利機構床位達到1.3萬張。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全面建立,惠及近150萬殘疾人。
有效推進基層社會治理。城鄉社區綜合服務設施更加完善,覆蓋率分別達94%和80%。建成西部首個省級社會組織孵化園,全省新增社會組織1.5萬個以上,增幅達50%。慈善力量參與基層治理試點啟動實施,慈善事業社會影響力不斷增大、公信力持續提升。全省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總量達到12萬人,其中持證社工2.8萬人、增長了3倍以上。注冊志愿者人數達到1402萬人,占常住人口比例超過16%。
不斷優化基本社會服務。完善養老服務體系,取消養老機構設立許可,老年人高齡津貼、護理補貼和居家養老服務補貼制度全面建立,全省各類養老機構和設施達到1.8萬個,各類養老床位數超過50萬張。農村留守兒童、留守婦女和留守老年人關愛服務體系逐步完善,市縣兩級未成年人保護中心覆蓋率達到50%以上。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試點開展,精神衛生福利機構床位達到8400張,床位數、機構數均居全國第一位。綠色惠民殯葬政策全面實施,殯葬領域專項整治深入開展,殯葬設施和服務明顯改善。
“十三五”期間,省發展改革委就與民政廳積極配合,相互支持,著力實施好“社會服務兜底工程”,加強項目和資金爭取力度,支持四川民政公共服務設施“補短板、強弱項、提質量”。“十三五”期間,四川共爭取中央預算內補助資金14.9億元,支持民政領域165個重大項目建設,支持新建和改擴建一批老年養護院、農村敬老院、兒童福利院、未成年人保護中心、精神衛生福利設施、殯儀館和公益性骨灰安放設施,新增養老床位19076張、兒童福利床位1694張、精神衛生福利床位1500張,新建殯儀館25個、公益性骨灰安放設施5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