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輪“豬周期 ”產生具體原因是什么?
蘭明建分析,這與行業經營主體、資本跨界等原因相關。
從經營主體看,由于缺乏及時、準確、可信的數據依據,信息不對稱,各經營主體僅憑趨勢、經驗、感覺進行存欄補欄操作。同時在行情紅利強烈刺激下,各經營主體普遍不信任政府有關疫情和生產信息,造成集體誤判。一些經營主體不按常理出牌,二次育肥、喂牛豬等投機行為。
資本跨界入行也是重要原因。蘭明建認為,資本普遍把農戶暫時歇業誤判為永久退出。同時誤把紅利當盈利,錯把暴利當能力,盲目樂觀,粗放擴張。
“非瘟后成本大幅上升以及豬肉進口大幅增加也是重要原因。”蘭明建表示。

(四川省畜牧協會前會長蘭明建)
處理好各類經營主體角色
如何更加從容地應對“豬周期”?蘭明建提出了要正確處理各類經營主體在農業現代中的角色分工與合作。
“農業現代化不能讓農民邊緣化。龍頭企業主要從事農戶辦不了、辦不好、不劃算的種、料、動保、加工、流通、品牌打造等,目前商品肉豬生產農戶仍然是主力軍。同時要從政策上、項目上、技術上、服務合作上幫助扶持農戶發展適度規模經營的家庭農場,保護扶持中小農戶養殖。有利于增加農民收入,實現共同富裕,有利于解決用地難治污難,有利于實現種養結合、綠色發展、生態循環。”蘭明建表示。
“數字化轉型勢在必行。”蘭明建表示,“要改革傳統統計調查工作,例如嚴格執行《畜牧法》《動物防疫法》有關牲畜佩戴耳標,佩戴智能耳標可以自動生成電子檔案,可遠程監督。可自動生成數量、結構、分布。可以準確預測未來,精準指導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