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綿陽12月23日電 (曹周林 諶子楷 何娟娟)12月22日20時左右,四川北川羌族自治縣青片鄉正河村光明組大林滑坡地災點,突發大規模崩塌,塌方3萬多立方米。因預警及時,人員提前轉移,防災措施落實到位,受威脅的12戶43人零傷亡。
據青片鄉有關負責人介紹,此次發生崩塌的大林地災點為2020年洪災后新增地質災害隱患點,被納入自然資源部門監控體系,落實專人巡查監測。11月中旬,青片鄉正河村民委員會副主任劉顯兵、監測員王國義例行巡查發現不時有山石掉落,第一時間將情況上報了青片鄉黨委、鄉政府。縣委、縣政府在接到報告后,立即組織縣自然資源局和相關地質專家現場勘察,發現滑體中包裹的塊石受雨水沖刷暴露在坡面形成長距離滾落,隨時有崩塌的可能,直接威脅山體下方12戶43名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存在重大安全隱患。根據險情,立即啟動防災應急預案,對受到威脅的村民分批避險轉移。

12月22日晚,山體突然垮塌,巨石從山頂飛下將1戶農房全部砸毀,3戶農房和4戶農戶豬圈損毀嚴重,30多畝林木被毀,直接損失約500萬元。
回憶滑坡現場的一幕,劉顯兵用驚心動魄來形容。他說,“嘩嘩”的幾聲巨響后,巨石從山頂飛下,將村民的農房砸得稀爛,腿都軟了。“幸虧發現得早、預警及時,村民都提前轉移了,不然后果不堪設想。”
據了解,這次山體滑坡長200米,寬120米,方量約3萬立方米,因專職監測體系運轉高效,受地質災害威脅的12戶群眾提前疏散轉移,山體崩塌災害未造成人員傷亡。

北川“12·22”大林地災山體崩塌人員零傷亡,主要得益于北川防災意識到位、主動避讓到位、安全撤離到位、人員管控到位和嚴格落實“主動避讓、提前避讓、預防避讓”三避讓要求,基層政府和一線監測人員在接到預警信息后,及時響應,果斷決策,迅速組織力量,對危險區內的受威脅群眾科學轉移避險。此次發現隱患至發生災情時間較長,當地黨委、政府對撤離人員的安置管控到位,有效防止了人員私自返流,避免了人員因災傷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