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除刑案可能,多封“遺言”流露負面傾向
10月31日,合江縣公安局符陽派出所所長王偉對記者表示,經警方初步調查,初步排除了機械性外力傷害(刑事案件)的可能性,“家屬對此結論沒有異議”。
警方透露,10月24日劉園失蹤當晚8時,派出所值班民警接到劉園父母報警后,迅速開展工作。在前期協助家長、學校尋找學生的基礎上,派出所對劉園身邊的老師、同學、鄰居、家長等共57人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沒有校園霸凌發生、涉事學生未與校外社會人員接觸、涉事學生沒有早戀現象、事發前涉事學生未遭受老師同學打罵”。
老師與家長眼里的乖乖女為何選擇這樣的方式離開呢?劉園留在宿舍的多封“遺言”,似乎能還原她的內心想法。10月24日晚10點左右,班主任牟老師通知正在查看監控的劉光勝,在學生宿舍內發現多封劉園寫給媽媽的信,流露出了自殺傾向。1個多小時后,拿到一沓復印件的劉光勝匆匆查看了信件內容,女兒在10月17日的文字中提到了江邊,“我當時草草看了下,就知道孩子可能已經出事了”。
上游新聞記者注意到,劉園的信件中曾多次提到學業帶來的巨大壓力,“別人都是以快樂學習為主,而我卻像是以全體學習為目標”、“我感受到了機械式教育,仿佛我就是一臺機器,只要給了電,就要工作,還要二十四小時,無止息地工作”……劉園的姐姐在接受采訪時,也透露妹妹曾抱怨過同學和老師,“說學校要求到校時間早,時間管得比較緊,沒有時間吃飯”。
10月24日當晚,結合警方調取的城區監控與劉園的信件,劉光勝、學校老師等在赤水河邊一農戶家的監控中,找到了劉園生前的最后影像,確定劉園在當天15時38分出現在赤水河邊,于15點41分徹底消失。
11月2日,劉光勝告訴上游新聞記者,家屬對于警方排除刑事案件可能的結論沒有異議。
家屬懷疑在學校壓力過大
劉光勝告訴上游新聞記者,10月22日劉園放假自行回家后,沒有表現出任何異常,還陪自己釣了魚。從小到大,女兒一直很乖,學習成績完全不需要父母擔心,“她是我們的驕傲,不知道孩子為什么會走上這條路”。
劉光勝回憶,自己曾在10月7日14時30分給女兒打電話,女兒說在教室便匆匆掛斷,然后就打不通了,“估計當時給女兒打電話被老師知道,然后收了手機”、結合女兒10月8日開始寫的信件,劉光勝懷疑女兒是在僅用于與家人通信的“棒棒機”被收后,產生了“強烈反應”。
上游新聞記者了解到,按照合江中學的規定,該校學生上學期間不能帶手機,如學生帶有手機,班主任在星期日晚會把手機統一收集保管,至下周日放學前發放。對于拒不交手機、交假手機者,班主任會暫扣手機一兩周,以作警示。合江中學校長萬清海回應記者表示,“手機上交后,老師和同學均未發現劉園有任何異常表現,直到發現她寫給媽媽的信件,對此我們也是十分痛心。”
11月2日,劉光勝向上游新聞記者表示,按照以往的慣例,班主任牟老師會在返校當天15點20分前在家長群內統計未到校人員名單,如果事發當日,牟老師能及時到校清點學生人數,女兒可能就不會發生這樣的悲劇,劉光勝表示接下來將尋求司法途徑解決此事,“希望得到法律援助”。
上游新聞記者 胡磊 實習生 冷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