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在線記者 伍力
犯罪分子通過網絡交友平臺添加受害人為好友,引誘受害人下載“投資App”,并在初期給予小額回報。當受害人信以為真可以獲利時,犯罪分子便會誘導受害人進行大額轉賬充值進行投資,最終造成巨額財產損失。9月13日,四川公安發布一起依托高科技手段破獲的典型電詐案件,提醒廣大人民群眾提高警惕。
今年5月,瀘州市公安局納溪區分局刑偵大隊接到一起電詐案報警。經了解,受害人楊女士通過網絡交友軟件添加了一個名叫“上善若水”的網友,在網友的甜言蜜語下,楊女士下載了一個投資理財類APP,陸續在該APP上投資20余萬元。隨后楊女士發現該APP無法正常打開,微信也被對方拉黑。意識到被騙的楊女士萬般無奈下到公安機關報了案。
接報警后,納溪警方第一時間對案件進行了分析研判,并用最新技術手段開展偵辦工作。一方面從信息流入手,通過分析研判該涉詐APP,最終發現嫌疑人曾在西北某地有過蹤跡。另一方面從資金流入手,調取了受害人以及關聯賬戶資金流水情況,梳理出了30多個銀行賬戶以及上萬筆資金流向,發現有一可疑賬戶在西北某地有過取款記錄。
所有的線索都指向西北某地,容不得半點遲疑,瀘州納溪警方立即動身前往千里之外的西北某地,通過技術人員層層抽絲剝繭,摸清了犯罪團伙的組織架構、窩點分布以及人員情況。掌握犯罪團伙信息后,警方第一時間組織民警實施抓捕,分別在犯罪團伙的辦公場所以及家中抓獲犯罪嫌疑人4名,繳獲涉案手機 12個,扣押作案銀行卡50余張、U盾50余個,依法追繳各類涉詐資金共400余萬元,目前納溪公安分局正在將資金有序返還給受害人,案件還在進一步辦理當中。
在此,四川公安特別提醒大家,不刷單,不裸聊,網上交友投資需謹慎。公安機關不會在電話和網絡上辦案,一旦接到自稱公檢法機關的電話,并提及銀行卡、安全賬戶、轉賬等字眼的請立即掛斷。一旦被騙,請立即向公安機關報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