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將全面構建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為再造產業自貢,重鑄鹽都輝煌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和源源不斷的動力。”自貢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融入成渝“產業圈” 培育經濟新增長點

  高鐵改變一座城市,帶動一片區域,綿瀘高鐵內自瀘段一軌貫川南,為沿線地區帶來不可估量的經濟效益。

  借力高鐵“東風”,自貢已在謀劃新產業、新合作,融入成渝“產業圈”。

  自貢中興耐磨新材料有限公司入駐重慶綦江工業園區已半年有余,和園區內多家企業實現產業對接。該公司副總經理趙建濤告訴記者,隨著自貢邁入“高鐵時代”,與成渝等城市的時空距離進一步縮短,產業合作也將更加廣泛密切。

  趙建濤的話不無道理。今年,自貢高新區入選首批成渝產業合作示范園區,聯手綦江打造“一園三中心”,即自貢·綦江川渝產業合作示范園區、高端鋁合金材料研發應用中心、齒輪專用硬質合金刀具模具研究應用中心和礦山輸送機械應用服務中心,增強兩地區域核心競爭力,促進共同發展,年內雙方合作企業數量有望突破10戶,合作共建產業規上企業預計同比增長10%以上。

  目前,自貢裝備制造、食品飲料、鹽及鹽化工等支柱產業產值占比近七成,航空制造、電子信息、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車等科技含量較高的新興產業規模較小。

  “隨著自貢邁入高鐵時代,將加速自貢與永川、榮昌、綦江等地在通用航空、新材料等產業領域強化園區合作及協調承接東部地區產業轉移等,共同打造國家級特色優勢產業集群,提升區域產業競爭力,培育產業經濟新的增長點。”自貢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說。

  產業高質量發展,科技創新是核心,人才聚集是關鍵。

  自貢推動本地企業與四川大學、重慶大學等成渝高校間的交流合作,補足源頭創新和基礎創新短板,通過學科共建、實驗室共建等方式,在技術咨詢、合作研發、師生創業、人才培養等方面推進產學研協同創新,共享成渝地區科技創新資源,吸引高層次人才來建功立業。

  同時,針對產業鏈供應鏈“薄弱缺”環節,自貢精準謀劃招商引資,主動承接國家和川渝重大生產力布局,承接關聯產業和配套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