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高院經審理認為,上訴人(原審被告人)王濤、龍誠、米小華故意傷害未成年人并致人死亡,其行為均構成故意傷害罪,嚴重挑戰社會公德底線,依法應予嚴懲;王濤、米小華、龍誠和原審被告人王湘耀多次向他人販賣毒品,其行為均構成販賣毒品罪,案發后民警從王濤車上查獲海洛因25.29克、甲基苯丙胺0.23克,亦應計入販毒數量;王濤、米小華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其行為均構成容留他人吸毒罪;王濤強迫他人吸毒,其行為構成強迫他人吸毒罪。

  王濤系犯罪集團首要分子,應當按照集團所犯的全部罪行處罰。在故意傷害共同犯罪中,王濤、龍誠直接對被害人安某甲實施毆打,均系主犯,但龍誠的地位、作用相對較小,米小華系從犯,對米小華依法應當從輕或減輕處罰;在販賣毒品共同犯罪中,王濤購買毒品并雇傭龍誠、王湘耀為其販賣毒品,系主犯,米小華保管毒資,龍誠、王湘耀受雇販賣毒品,三人均系從犯,對從犯依法應當從輕或減輕處罰;在容留他人吸毒共同犯罪中,吸毒場所系王濤租賃,王濤系主犯,米小華系從犯,對米小華依法應當從輕或減輕處罰。王濤利用未成年人販賣毒品,強迫未成年人吸食毒品,依法應當從重處罰;王濤自動投案并如實供述販賣毒品的犯罪事實,系自首,依法可以從輕處罰。龍誠歸案后如實供述,依法可以從輕處罰。王湘耀歸案后如實供述并認罪認罰,依法可以從寬處罰。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六條第一款第(二)、(三)項之規定,判決上訴人王濤犯故意傷害罪、犯販賣毒品罪、強迫他人吸毒罪、犯容留他人吸毒罪等,數罪并罰,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罰金八萬元。上訴人米小華犯故意傷害罪、犯販賣毒品罪、容留他人吸毒罪,判處有期徒刑十二年,并處罰金二萬五千元。被告人龍誠犯故意傷害罪、販賣毒品罪,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罰金一萬元;被告人王湘耀犯販賣毒品罪,判處有期徒刑五年,并處罰金八千元;隨案移送違禁品、作案工具、違法所得予以追繳、沒收。

  6月17日上午,遵照最高人民法院下達的執行死刑命令,四川省攀枝花市中級人民法院對罪犯王濤驗明正身,執行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