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吳平

  截止目前,三星堆考古發掘出最大的一塊絲織品殘留,它附著在一塊青銅器碎片上,大約3.8*3.0毫米。在顯示儀器下可以發現,其表面有均勻的黃色涂層,邊緣和中間零星分布的黑色部分才是是絲綢本身。這一殘片是尋找古蜀文字的突破口,也有助于對祭祀形態做更精準的研究。接下來會用高光譜分析技術,尋找文字符號的蛛絲馬跡。

  除了本次新發掘的器物,研究團隊還對1986年出土的 1、2號坑的紡織品殘留做了排查,在放大了30-200倍后,有了初步辨識度。發現13種器類,40多器物上都有絲織品殘留,其中青銅蛇上的殘留發現了平紋之外的斜紋。或可由此推斷,三星堆的紡織工藝和絲綢使用普遍存在。

  目前8號坑發現金箔飾超160件,其中50件左右都有葉脈狀紋路,有打孔。其加工工藝有模印、壓印、搥揲等幾種可能,其中搥揲的特點是金箔正面有溝,下面有凸起,僅單面有紋樣則可能是壓印。考古發掘隊隊員、上海大學文學院歷史系講師徐斐宏解釋道。

  關于金飾片,尤其是金樹葉的用途,有可能是懸掛在青銅樹上。不過,考慮到8號坑也有金面具殘片,研究人員認為,這些飾片會不會是衣服上的裝飾,也是一種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