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殷鵬
今年4月起,四川瞄準中央和省級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問題、國家移交的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問題,以及群眾身邊突出生態環境問題等,對全省21個市(州)開展了兩輪全覆蓋暗查暗訪,共暗查點位603個,發現問題點位421個,其中突出問題點位96個。這是記者5月29日從四川省生態環境廳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的。
在業內人士看來,較高的問題自查數,體現了四川“自揭家短”,勇于向突出生態環境問題亮劍的勇氣;較高的問題發現率,體現了暗查暗訪不走過場,敢于動真碰硬下深水的擔當。
“為‘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鞏固‘十三五’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我省建立了常態化生態環境問題排查整治機制。”四川省生態環境廳環保總監劉華太透露,通過開展暗查暗訪,進一步推動形成了齊抓共管的“大環保”格局,解決了一批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增強了人民群眾獲得感和滿意度。
暗查暗訪如何開展?
多方面梳理問題線索,定期開展暗查暗訪
“全面開展問題排查,我們主要從三個層面著手。”劉華太說,首先是開展省級暗查暗訪,具體做法是:針對生態環境領域薄弱環節,省政府主要領導采取“四不兩直”方式,定期開展暗查暗訪。四川省生態環境廳每月組織暗查暗訪,并制作問題警示片。據統計,今年以來,省級領導帶隊暗訪8次,省級部門暗訪159次,制作問題警示片6部,披露典型問題97個。
各地也迅速啟動自查自糾工作。據了解,今年全省市、縣兩級相關部門對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始終保持高壓態勢,持續開展拉網式自查自糾,截至目前,各市(州)開展暗查暗訪1161次,共發現問題2054個。
“我們還充分發揮群眾的力量。”劉華太介紹說,四川通過有獎舉報等方式,鼓勵群眾通過12345、12369、信訪舉報等途徑反映身邊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截至4月,今年全省共受理群眾舉報4905件。
問題線索從何而來?四川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辦公室主任陳力介紹,問題線索主要來自存量問題整改、個性問題梳理、省直部門移交和群眾舉報等方面。比如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省審計廳等部門,就向省生態環境廳多次移交生態環境問題線索。
發現哪些突出問題?
重點領域有短板,突出問題整改有差距
“暗訪發現,一些地方環境監管網格化、河長制未完全落實到位,導致老問題尚未完全解決,新問題又不斷涌現。”劉華太表示,今年四川開展的兩輪集中暗查暗訪,發現存在問題的421個點位中,有199個屬于新發現問題點位,占比達47%。
突出問題整改仍有差距。最新抽查發現,四川263個前期已發現問題點位,41個仍存在突出問題。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整改不積極。上輪暗訪指出南充市石油西路大量生活污水直排問題,此次暗訪無任何整改跡象。上輪暗訪發現西充縣有機農產品精深加工產業園違法傾倒渣土,不僅未整改,反而變本加厲,較上月多侵占河道50余米。
整改不到位。國家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警示片兩次披露的自貢市金子凼生活污水溢流問題,本次暗訪發現問題仍未徹底解決,每天約1.7萬方污水溢流。
整改進度滯后。成都市天府國際機場有機溶劑處置項目為中央生態環保督察整改任務,應于2020年底建成,目前僅處于場平階段。綿陽市危廢處置項目也是中央生態環保督察整改任務,應于2021年6月建成,但項目推進較為滯后。
重點領域仍存在短板。劉華太表示,部分生態環境重點領域由于歷史欠賬多、整治成本高、整治難度大,環境問題依然較為突出,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
基礎設施建設管理欠賬較多。部分地方污水、垃圾等環保基礎設施,配套管網不完善、雨污分流不徹底、運維管理不規范。如達州市大部分鄉鎮污水處理廠未正式運行。
自然保護地管控不到位。個別地方未嚴格履行自然保護地日常監督巡查職責,保護地內違法違規問題時有發生。如巴中市張家坡隧道工程6個棄渣堆場位于省級自然保護區內,涉嫌侵占河道、林地。
小水電站清理整治有差距。一些地方在小水電清理整治方面動真碰硬不足、整改標準低、工程措施不到位、下瀉生態流量不足,造成河道斷流。如甘孜州磨西、龍溪溝等水電站,不同程度存在清理退出不徹底、下泄生態流量不足、數據未并網等問題。
工業企業違法違規。個別工業企業落實治污主體責任不實,污染防治措施不完善,超標排污、違法排污仍然存在。如廣元市博元鋁業有限公司未取得環評、排污許可等手續,未配套建設危廢、廢氣等污染防治設施,違規生產違法排污。
查出的問題咋整改?
突出問題納入省級督辦,由省直部門牽頭督導
記者了解到,暗訪暗查發現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將納入省級督辦,由省直部門牽頭督導,通過領導包片、調度通報等方式,推進問題整改落地落實。
此外,省委督查室、省政府督查室和省生態環保督察辦將組織省直有關部門,全過程督導問題整改,加大抽查回訪力度,并派出專家團隊協助地方解決項目包裝入庫、流域綜合治理、臭氧污染防治等“老大難”問題,確保高標準、高質量完成整改任務。目前,問題警示片披露的97個問題,已完成整改44個。兩輪暗查暗訪發現的96個突出問題,已完成整改22個。
健全嚴密的責任追究機制。四川對履職不到位、責任不落實的相關人員,嚴格移送問責。今年以來,四川已專函督辦問題6個,問責136人。四川還將問題排查整改納入黨政同責考核剛性扣分內容,省委、省政府將對2020年生態環境保護黨政同責考核排名靠后的5個市(州)實施約談,進一步壓緊壓實責任。
劉華太表示,6月四川省生態環境廳將再組織一輪暗查暗訪,持續對環境違法行為保持高壓態勢和有力震懾。同時,對問題整改仍嚴重滯后、弄虛作假的,將按程序實施行政約談,并視情采取區域限批、移送追責、考核問效等措施,倒逼問題整改,助推全省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四川省生態環境廳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