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山新聞網訊(記者 周柳)日前,市政府辦發布《樂山市城鄉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三年推進方案(2021—2023年)》(以下簡稱《方案》)。根據《方案》中的工作目標,到2023年底,全市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占比達80%以上,市域餐廚廢棄物資源化處理能力達到300噸/日,樂山市主城區、峨眉山市和犍為縣具備餐廚垃圾集中處理能力;樂山市本級城區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縣城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保持95%以上,鄉鎮及行政村生活垃圾收轉運處置體系基本實現全覆蓋;生活垃圾處理設施信息化監管水平明顯提升。
根據《方案》,我市將統籌規劃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及資源化利用設施。堅持“區域統籌、共建共享、城鄉一體”原則,科學編制城鄉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十四五”規劃。大力推進農村生活垃圾就地分類減量和資源化利用,因地制宜選擇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模式。統籌規劃布局建筑垃圾消納場和資源化利用項目,到2023年底,市主城區建成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項目1個、建筑垃圾消納場3個,各縣(市、區)原則上各自統籌規劃布局建筑垃圾消納場1個,同時謀劃布局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項目。
《方案》提出,將加快生活垃圾環保發電擴建項目,全面推進焚燒處理能力建設,加快發展以焚燒為主的垃圾處理方式,到2023年,力爭全市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占比達80%以上;峨邊彝族自治縣探索小型生活垃圾焚燒設施建設試點。
《方案》要求,充分運用“集中規模化+分布小型化”建設模式,加快補齊餐廚垃圾處理設施短板。到2023年底,市餐廚垃圾資源化項目二期處理設施建成,峨眉山市和犍為縣建成餐廚垃圾處理設施各1座,市主城區餐廚垃圾總處理能力擴大到200噸/日,其他縣(市、區)餐廚垃圾處理能力達到100噸/日,全市餐廚廢棄物清運量和處理量將達到300噸/日,基本實現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
針對生活垃圾分類收運體系,按照“適度超前、循序漸進”原則,以“全過程分類”為目標,加快建立生活垃圾分類收運網絡,統籌推進收集點和中轉(壓縮)站新(改)建項目建設,配套完善分類收集、分類運輸設施設備。探索直收直運模式,防止生活垃圾“先分后混”和運輸環節“二次污染”。到2023年底,市主城區完成棉竹環衛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全市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力爭達3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