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農業農村廳植物檢疫站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全省農業農村部門強化監測調查,在高風險區設置監測點,掌握農田發生動態;開展科學防控,引入餌劑、粉劑聯合應用的兩段兩步防控法,并建立起購買專業化防控服務、統防統治和群防群治相結合的防控模式,紅火蟻危害得到一定程度控制。
據專家介紹,當前紅火蟻在我國正處于快速擴散階段,綜合紅火蟻自身的生物特性、傳播途徑、氣候環境等多個因素,使得管控工作難度較大。今年3月底,農業農村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九部門聯合啟動全國紅火蟻聯合防控行動。
目前我省正在制定九部門聯合防控方案,下一步省農業農村廳、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交通運輸廳、林草局等九部門將開展聯合防控,加強紅火蟻疫情監測調查和阻截防控工作,指導各地及相關部門加強監管,指導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相關單位、企業、個人依法調運應施檢疫的植物及植物產品。

[小科普]
什么是紅火蟻?
紅火蟻是螞蟻的一種,是地地道道的入侵生物,原產于巴西和阿根廷等南美國家,2004年首次在我國大陸地區被發現,隨后在我國擴散。
紅火蟻繁殖能力強大,一個蟻巢一天可繁衍數十萬只蟻。長有翅膀的紅火蟻蟻后可以飛行1000米甚至更遠的距離,綠化帶、樹木根部附近的土堆,是紅火蟻最常見的巢穴。春夏天氣反復,雨水較多,是紅火蟻大量繁殖的高峰期。
紅火蟻十分兇猛。紅火蟻毒囊中有大量毒液,一旦被咬傷,毒液就會注入皮膚,會立即引發劇烈灼熱感,局部皮膚形成紅斑、水泡、硬腫,有癢感。少數過敏體質的人還會產生過敏性反應,嚴重者引發過敏性休克,嚴重可導致死亡。
近年已有多人被紅火蟻咬傷。
據報道,2020年8月,四川涼山州西昌市一名小孩在邛海玩耍時遭紅火蟻咬傷,一度陷入昏迷狀態,險些喪命,幸被及時送醫。
2020年5月,攀枝花東區阿署達村一村民在澆灌芒果樹時被紅火蟻襲擊。被咬處火燎火燎地疼,后來用土辦法,找來煙油涂抹,消炎止疼。當地多位村民都曾在田地被紅火蟻咬過。
今年3月,四川西昌一名輔警在工作中,腳踝被紅火蟻咬傷,出現了意識模糊,呼吸困難的癥狀,隨后被緊急送醫治療。所幸,該輔警得到了及時救治,脫離了危險。

萬一被咬傷后如何處理?
專家提醒,被紅火蟻咬傷千萬不能掉以輕心。程度較輕的話,可以這樣處理:
用清水或肥皂水清洗被叮咬部位;
用涼水或冰塊對被叮咬的部位進行冷敷;
注意保持被叮咬傷口清潔,千萬不要用手搔抓,以免導致繼發感染;
必要時在醫生指導下使用相應藥劑,以緩解過敏反應。
如有過敏病史或被叮咬后反應較嚴重者,務必迅速到醫院就診,進行抗過敏及局部清創等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