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安”?

  兩升兩降看“數據單”的含金量

  1月28日,2021年春運啟動第一天,四川成南高速公路車流量急劇上升,漲幅高達15%;成都雙流機場、火車東站等交通樞紐的客流卻出現銳減。

  2021年的春運,從啟動初就把疫情防控放在了首位。在“就地過年”、非必要不出行等多重倡導下,40天春運,客流“總體下降較大、政策性波動明顯”的特征凸顯。全省鐵路、公路、水路、民航累計發送旅客5570.5萬人次,比2019年同期下降46.5%,比2020年上升3.8%。

綜合交通執法人員在路上保通保暢。四川省交通運輸廳供圖綜合交通執法人員在路上保通保暢。四川省交通運輸廳供圖

  通過公共交通運輸方式出行的客運數量在降,但以自駕出行為主的公路車流量卻大幅上漲。40天春運,全省高速公路車流量總計1億輛次,比2019年上升7.9%,比2020年上升82.4%;普通國省干線日均斷面流量6605輛,比2020年上升30.5%。

  “這和我們節前預判吻合。”省交通運輸廳運輸處相關負責人介紹,受疫情影響,民眾乘坐公共交通出行的意愿有所降低,但較去年反而提高,且自駕出行和旅游出行需求旺盛,公路上短途自駕出行比較集中,車流量主要在省內的市、縣之間流動。

  還有一組升降數據。

  先看升。一是春節7天大假,高速公路車流量同比上升103.4%、普通國省干線日均斷面流量同比上升131.8%,均比2020年翻倍;二是“冬安行動”期間,全省高速公路網總車流量達1.5輛次,較2019年、2020年分別上升了11.6%和67.3%,其中,車流最高峰出現在2月16日(正月初五),達347.9萬輛次,較2019年、2020年峰值分別上升了5.8%和29.8%。

  “‘冬安行動’從1月13日啟動、3月15日結束,比春運啟動早、收官晚。”上述負責人表示,從這組數據可以看出,無論是春節大假,還是延續時間長達52天的“冬安行動”,以自駕出行為主的公路車流量都呈上漲趨勢;即使車流增長,全省路網仍平穩運行、確保通暢,未出現旅客滯留情況,未發生較大以上道路交通事故,未發生多車相撞交通事故,未發生高速公路收費站、主線長時間長距離交通擁堵。

  就高速公路車流量來看,“冬安行動”期間較春運期間的總車流量增長了50%,這和“公眾錯峰出行”的預判不謀而合。

  再看降。

  “12328”熱線是全國統一的交通運輸服務監督電話,覆蓋公路、水路、道路運輸、城市客運、海事、搜救等業務領域。據大數據統計,2021年春運期間,我省交通運輸服務監督電話系統受理業務14.3萬件,同比下降10.3%,其中投訴舉報類業務1.6萬件,占業務總量的11.5%,同比下降37.4%。“投訴量和比例下降,說明公眾對交通運輸的滿意度提升了。”上述負責人表示。

  如何“安”?

  創新舉措、科技手段,為運輸安全護航

  安從何來?

  1月19日9時,經過29個小時的運輸,來自廣東、浙江的5輛“春風行動”農民工運輸專用大巴車抵達自貢市富順縣振興車站和榮縣南門汽車站。110名農民工又登上“金通工程”客車,很快回到了家。“只買了一張票!”富順縣東湖鎮衛國村村民巫壽群高興地說,今年回家“一點都不折騰”。

綜合交通執法人員正在執法。四川省交通運輸廳供圖綜合交通執法人員正在執法。四川省交通運輸廳供圖

  “不折騰”的背后,是一項交通運輸服務舉措的創新——“春風行動”+“金通工程”的“一票制”運輸。

  防疫安全是“冬安行動”內核之一。如何既能適應疫情防控,又能滿足公眾安全便捷出行?省交通運輸廳將四川的兩個交通運輸“品牌項目”組合了起來。“春風行動”是去年疫情發生后,我省創新推出的送農民工安全返崗行動,通過統一收集信息、統一健康服務、統一運輸組織,將返崗農民工安全送至工作崗位;“金通工程”是我省率先打造的鄉村客運品牌,穿梭在鄉村和田間。兩者的結合,實現了主干道運輸與“最后一公里”運輸的無縫銜接,為公眾提供了“廠門到家門”和“點對點、一站式”的便捷運輸服務。由于運輸的車輛、人員都是“正規軍”,安全、防疫均有保障,這也最大限度地保證了運輸過程中的防疫安全。

  “一票制”的受益者不僅僅是返崗的務工人員,還有節前返鄉的外出務工人員、高校學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