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吳怡
“中國西南地區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叉襀科1新種——胡古叉襀,是為致敬著名演員胡歌、古天樂而命名,藉以感謝他們對中國西部山區環境保護與基礎教育事業的貢獻。”近日,《世界生態學》期刊發布的一篇學術論文《中國四川省叉襀屬(襀翅目:叉襀科)一新種》,解釋了新種命名的來源。

該研究屬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文章介紹,新物種胡古叉襀(Nemoura hugekootinlokorum Wang & Meng, sp。 nov。),是以胡歌先生(中國共青團中央委員會評選的“崇義友善好青年”)姓名的拼音“Hu Ge”、古天樂先生(世界華商投資基金會創辦的“世界杰出華人獎”獲獎者)姓名的拼音“Koo Tin-lok”加上拉丁化后綴“-orum”命名,借此贊揚他們對中國西部山區環境保護與基礎教育事業的卓越貢獻。命名遵循《國際動物命名規約》(第4版)第31.1.2條款,模式標本存放于北京大學生物標本館。

這并非動物研究領域首次以杰出人士命名新物種。上述論文提及,溪泥甲科葛氏溪泥甲屬的萊昂納多葛氏溪泥甲(G。 leonardodicaprioi)、球蛛科刺胸蛛屬的萊昂納多刺胸蛛(S。 leonardodicaprioi),種本名源自美國演員、環保活動家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Leonardo DiCaprio)先生的全名;地蛛科地蛛屬的亙馬場地蛛(A。 wataribabaorum),種本名源自日本動物學家亙悠哉(Yuya Watari)、馬場友希(Yuki Baba)兩位先生的姓氏;步甲科郊野步甲屬的凱特郊野步甲(A。 katewinsletae),種本名源自英國演員凱特·溫斯萊特(Kate Winslet)女士的全名;象甲科堤喀象屬的穆勒堤喀象(T。 muellerarum),種本名源自協助命名者檢查標本的艾拉·穆勒(Ella Müller)女士、露絲·穆勒(Ruth Müller)女士二人姓氏。
“自然環境對人類的生存至關重要,善待珍稀物種就是守衛我們的家園。”談及該項研究的意義,上述論文解釋稱,盡管自然界的生態平衡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沖擊,但成千上萬種無脊椎動物仍然未被科學文獻載錄,阻礙了國際自然保育聯盟評估物種瀕危等級的進程。在基礎設施有待完善的第三世界國家,重數量輕質量、重成績輕教育的評價機制褻瀆了科學精神的靈魂,極端功利主義的頑瘴痼疾、形式大于內容的學術風氣成為束縛科技發展的桎梏,生物系統學向來缺乏充足的社會支持,公眾很難知曉哪些物種已經永遠消逝。
文章總結稱,作為防范生態風險的戰略環節、守護自然遺產的題中之義,物種多樣性的編目任務繁重艱巨,水生昆蟲資源的全面梳理刻不容緩。本文在匯總叉襀科分類學資料的基礎上,嚴格遵守《國際動物命名規約》相關條例,如實報道了甘孜藏族自治州叉襀屬第3個新種,考察成果對四川省的飲用水源保護具有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