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通橋區觀斗山水廠五通橋區觀斗山水廠

  收繳工作怎么推進?

  “在推進農村供水工程水費收繳工作中,主要通過樹立典型示范帶動。”省農田水利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挖掘推廣仁壽縣城鄉同網、同質、同價供水一體化政府兜底補貼保障,南部縣依托智慧水務系統智能收費,樂山市第五水廠委托第三方機構收費,喜德縣干拖村“一事一議”定價收費等先進典型經驗,發揮示范帶動作用。

  眉山市仁壽縣大力實施全域供水“156”工程(1條引水隧道、5個片區制水廠、6條供水主管道),覆蓋全縣95%農村人口(130萬人),實現城鄉供水同網、同質、同價,政府統一制定終端水價為2.8元/噸,不足部分由政府補貼(每年約1000萬元),農村水費收繳率達到99%以上。“推行城鄉供水一體化是保障群眾喝好水的重要舉措,也是未來發展方向。”

  “千人以上工程推行‘限價水費+財政補貼’的收費模式,統一實行農村供水水價不高于3元/方的惠民政策,對高于3元/方的供水成本支出,其差額部分由區財政補貼供水單位,并將水費的30%的水費留給村級管水單位,調動他們參與管理積極性。”昭化區有關方面補充道,千人以下工程和分散供水工程,實行“村委會+用戶”的管水模式,由村委會通過村民一事一議確定基本水費和計量水價,其水費收入作為制水成本、管網維護費和管水人員的誤工補助。

  “從長遠考慮,以收繳水費為契機,推進供水工程規范管理,促進工程運行降成本、提效率、增效益。 ”省農田水利局有關負責人介紹,這是四川有別于其他地區的地方,也是下一階段持續開展的工作,整體推進全省村鎮供水規范化管理工作,讓供水工程可持續良性運行、更好發揮效益。(圖片由省農田水利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