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明海

  南充市民程明志,曾是棚改戶之一。“一家7口人,在拆遷之前居住在90平米,改造后購買了兩套105平方米的商品房,從低矮潮濕的破舊瓦房搬入了寬敞明亮的電梯公寓。”12月16日,程明志告訴記者,他還在清泉壩的黃金地段開了個餐飲店,年收入十多萬元,“日子越過越紅火”。

南充一棚改房小區   四川省住建廳供圖南充一棚改房小區   四川省住建廳供圖

  南充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市在棚改中特別注重完善道路、市場、學校、醫院等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努力讓“新”居民享受“新”生活。以高坪區下中壩“河東家園”安置房小區為例,該小區緊鄰王府井商業綜合體,僅2018年就吸引就業近萬人,帶動居民人均增收10000元/年以上。

  下中壩“河東家園”安置房小區的變化,是我省實施棚改政策以來的一個縮影。

  12月15日,記者從四川省住房城鄉建設廳了解到,截至11月底,四川省已開工棚戶區改造10.48萬套,提前1個月全面完成2020年計劃任務,“十三五”期間,四川已有100多萬戶困難家庭“出棚入樓”。

  “各地堅持立足實際,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創新推進,實現了人民住房改善、城市有機更新、投資促進明顯的綜合效益。”省住建廳住房保障處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全省以新理念新舉措推進棚改提質增效,鼓勵多主體參與,高起點、高標準實施,多措并舉推進棚戶區改造。

  在上述負責人看來,這是一個多方聯動、協同推動的進程:省住建廳發揮牽頭作用,聯合省級有關部門統籌全省棚改工作,合理界定改造范圍標準,指導地方規劃實施棚戶區改造;省財政廳建立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工作聯動協調機制,發揮項目融資收益平衡、專項債券發行和風險管理等方面的作用,打通項目信息庫,促進信息互聯互通;省發展改革委積極完善棚戶區改造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做到與棚戶區改造安置住房同步規劃、同步報批、同步建設、同步交付使用

  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四川全省實施棚戶區改造109.14萬套,超額完成“十三五”規劃的目標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