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陳碧紅 攝影 郝飛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四川對外開放迎來RCEP協定簽署實施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重大戰略,為全省實現更高水平對外開放創造了難得機遇。”12月7日,在中共四川省解讀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精神新聞發布會上,省商務廳黨組書記、 廳長劉欣表示,將深化“四向拓展、全域開放”,著力在拓展開放空間、發展開放型經濟、提升開放平臺和優化開放環境上尋求更多突破、取得更多實效,努力打造內陸開放戰略高地。

“深化”具體體現在哪些方面?對建設內陸開放戰略高地,四川有哪些新招、實招? 對此,劉欣表示將從“4個堅持”發力:
堅持以“一帶一路”建設為統領,進一步優化對外開放布局。更加注重把提升雙循環開放門戶樞紐功能與厚植支撐國內大循環經濟腹地優勢結合起來,推動內陸與沿海沿邊沿江協同開放。更好運用RCEP制度安排,做大與成員國之間的貿易投資合作,加強開放能力建設。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更加強化西向南向開放,加強東向北向戰略通道建設,加快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構建國際航線、國際班列、長江航運、陸海多式聯運協同運行體系。
堅持以推動貿易投資融合和內外貿一體化為路徑,發展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促進外貿創新發展,主動參與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重塑,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推進“一帶一路”進出口商品集散中心建設,加快建設貿易強省。發展文化、數字、中醫藥等服務貿易,拓寬出口產品轉內銷渠道,擴大高品質商品和服務進口。制訂“走出去”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探索與發達經濟體開展第三方市場合作,打造國際產能合作示范省。用好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打造中西部投資首選地。
堅持以自貿試驗區建設為重點,構建更高能級開放平臺。深入實施自貿試驗區引領性工程,持續推進制度創新、賦能放權、協同開放“三大攻堅”,建設川渝自貿試驗區協同開放示范區,研究對接自由貿易港政策和制度體系。創新提升國家級經開區,推動國際產業合作園區差異化發展,促進綜保區提質發展。
堅持以制度型開放為方向,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始終把實施推動深層次改革、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更好結合起來,統籌打造對外開放新前沿和重大改革先行地。在不斷提升商品、要素流動型開放的同時,更加注重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持續開展開放發展工作激勵和開放環境綜合評價。更好統籌開放與安全,加大壓力測試,做好風險防范,推動開放發展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