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28日,距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只有30個月。

  在大運會舉辦地成都東安湖畔破土動工,作為主場館的體育公園“一場三館”將在這里拔地而起。

  僅僅186天后,東安湖體育公園主體育場主體結構封頂,雛形初現;

  又過了99天,1.4萬噸罩棚鋼結構建成,用鋼量相當于兩座埃菲爾鐵塔;

  再過了80天,玻璃屋面完工,“太陽神鳥”翱翔上空……

  如今,距離大運會開幕還有8個月時間,飛碟造型的主體育場已“懸浮”于東安湖面,3座體育館如捧月的星辰閃耀在側。

  “我們用了44個月建設深圳大運中心,東安湖體育公園的建設時間卻僅有23個月左右”,華潤置地工程管理部副總經理、東安湖體育公園項目公司總經理張亞偉介紹說。

  大運會有“小奧運”之稱,東安湖體育公園的落成,無疑將大大推動成都“世界賽事名城”建設的步伐。

  ▲2020年8月21日 東安湖體育館首次公開亮相

  4萬座主體育場 

  建設節點都提前

  近日,紅星新聞記者來到東安湖體育公園探訪。站在主體育場正中心,相當于足球比賽開球的位置,環顧四周,恢弘大氣。施工人員操作吊車等設備在場內“裝修”,忙得熱火朝天。

  四面的看臺已澆筑了水泥基座,正在安裝座椅鋼管支架。現場工人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座椅都是成品,后續安在支架上,就可以讓觀眾就座了。場內有東南西北4條步道,觀眾通過看臺通道有序進入。

  ▲修建中的東安湖體育館

  東安湖體育公園占地面積約688畝,規劃總建筑面積約32萬平方米,總投資約42億元,由“一場三館”組成。“一場”為4萬座席的綜合運動場(主體育場),“三館”為1.8萬座席的多功能體育館、3000固定座席的游泳跳水館和小球館,將承擔大運會開幕式任務及游泳、體操等比賽項目。

  主體育場為綜合型甲級體育場,既可以進行田賽、徑賽,也可以開展足球比賽。總建筑面積約12萬平方米,建筑高度約49.8米,工程總投資15.60億元。

  ▲修建中的一場三館

  “三館”和“一場”分別于2018年10月、2019年5月開工。回看主體育場建設的每一個重要節點,會發現幾乎每次都有提前。比如,2020年3月27日,主體育場鋼結構提前封頂,用99天時間完成了1.4萬噸的鋼結構施工,相當于兩座埃菲爾鐵塔。而那段時間,正是受疫情影響最嚴重的時期。建設者們克服重重困難,白加黑、三班倒才搶回工期。目前“一場三館”正進行機電、精裝、總平景觀等多專業施工,“三館”計劃2021年2月竣工,主體育場計劃2021年4月竣工。

  最大“太陽神鳥” 

  欲申請吉尼斯

  主體育場內已讓人激動萬分,抬頭一看,更是驚艷。只見屋頂上,四只“神鳥”圍繞著旋轉的太陽飛翔,周而復始,循環往復,生生不息,古蜀人對生命和運動的謳歌得以延續。

  “主體育場采用現代簡約風格,但越是簡單,越考驗手藝”,張亞偉告訴紅星新聞記者,雖然主體育場底部修建為常規的橢圓形,屋頂則是非同一般的正圓形。亮銀色的外觀十分炫目,頗具科幻色彩。遠遠望去,主體育場猶如飛碟懸浮東安湖上。

  ▲效果圖

  但“彩蛋”就在這屋頂裝潢,玻璃加彩釉的工藝“鑄就”一個巨型太陽神鳥。具體而言,這個太陽神鳥由12000余塊安全玻璃拼裝組成,并利用彩釉技術確保圖案色澤、品質經久不衰。白天來看,神鳥是金色,背景近似白色;晚上在燈光的照射下,背景就會變成絢爛的彩色。

  秉持大運會“綠色、節儉、必須”的辦賽原則,泛光照明結合后期運營需求,根據場館在不同場合、不同時段的使用特征,分為基礎燈光與開閉幕式燈光。其中基礎燈光包含平日模式與節慶/賽時模式,閉館與深夜為節能模式。

“這是全世界最大的‘太陽神鳥’”,張亞偉介紹說,作為中國文化遺產標志的太陽神鳥外徑為12.5厘米、內徑5.29厘米;而主體育場直徑為300米、屋頂開口直徑150米,相當于把太陽神鳥文物放大了270萬倍。“我們準備去申請吉尼斯世界紀錄”,他補充說。

投入使用后,作為古蜀文化象征的“太陽神鳥”圖案將懸浮于主體育場屋面,寓意著傳統與現代完美融合,體現著傳承與開放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城市發展理念,與周圍的湖光山色交相輝映。

  共享大運成果 

  推進“賽事名城”

  大運會結束后,這些場館又將如何利用?

  紅星新聞記者了解到,賽后,這里將打造為國際一流體育文化綜合體,除承辦國際國內大型體育賽事外,還可滿足大型演藝、綜合展會、大眾健身、體育培訓、旅游觀光等多種功能要求,讓全體市民共享大運成果。

  東安湖體育公園是貫徹落實成都市委、市政府建設“三城三都”總體戰略部署,加快推進世界賽事名城建設步伐的重要項目。

  ▲效果圖

  2018年9月,成都市世界文化名城建設大會召開,提出打造世界文創名城、旅游名城、賽事名城和國際美食之都、音樂之都、會展之都“三城三都”。

  2019年2月,成都公布推進“三城三都”建設的6個三年專項行動計劃,細化具體實施路徑。

  近年來,“三城三都”建設取得明顯成效。成都成功舉辦世警會、乒乓球世界杯等國際賽事,成功申辦大運會、世乒賽、世運會。目前成都在“賽事名城”建設上,還有鳳凰山體育公園、天府奧體城、現代五項賽事中心等。

  據規劃,今年“三城三都”品牌行業價值凸現,建成具有區域影響力的世界文化名城;到2035年,“三城三都”聞名于世,建成世界新興的文化名城;到本世紀中葉,天府文化享譽全球,建成獨具人文魅力的世界文化名城。

  紅星新聞記者 嚴丹 攝影記者 呂國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