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寇敏芳

  11月30日下午6點過,位于理塘縣電商物流園的圓通服務網點,負責人王曉剛正在整理從全國各地寄來的送給丁真的禮物。如果在以前,這個時候已經是他的下班時間了。

  “最近幾天到貨一下增加了。”王曉剛在電話里告訴記者,理塘的快遞量不算大,就拿圓通來說,往常每天的到貨只有4~5件,多的時候也不過10來件,而最近今天每天的到貨量都超過30件。“而且這只是我們一家的,份額比較大的郵政、順豐量還更多。”

  最近一段時間,隨著丁真的走紅,各家快遞小哥都忙著幫丁真收禮物。王曉剛說,丁真剛剛走紅的時候,他并不知曉,但是看到寄來的快遞有90%以上的收件人都是丁真,收件地址是倉央嘉措博物館,大部分包裹是書籍,他一度將丁真當成倉央嘉措圖書館的采購人員。“我給丁真打了電話,讓他來取件,電話不是他本人接的,后來他們派了一個工作人員來,把所有的包裹都拉走了。”

  直到最近兩天,后知后覺的王曉剛才在網上認識了丁真,令他意想不到的是,由這個“甜野男孩”引發的“理塘熱”也逐漸傳遞到快遞網點。王曉剛發現,這幾天不僅到港貨物增加,出港的牛肉干、蟲草等產品也開始多了起來。“有些做電商的商家告訴我們,丁真走紅后,他們接單量大了,不少人沖著丁真來買理塘的特色農產品。”

  十年前,王曉剛在理塘開設了圓通網點,成為當地第一個民營快遞網點。“可以說很多久居山區的藏民,是看到圓通的車開進這里,才漸漸知道什么是‘快遞’的,才知道快遞也是可以寄東西的。”王曉剛說,十年間,進入理塘的快遞公司不斷增加,當地居民,開始更多地在網上買買買,也有越來越多的當地人通過快遞網絡,將自家的特色產品賣出去、運出去。“從成都發來的快遞一般3天就可以達到理塘,相比來說還是很快的。”

  王曉剛說,他為丁真感到自豪,雖然這幾天都在加班,但是干的很起勁兒,“希望讓更多人了解理塘,通過我們物流的幫助,讓這里優質的農產品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