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綜合保稅區]

  瀘州綜合保稅區位于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川南臨港片區范圍內,規劃面積1平方公里,截至9月底,基礎和監管設施建設已全面完成,區內實現“七通一平”,一批外向型、臨港型的重大產業項目成功落地,已累計入區企業25家、擬入區企業15家,達到規劃面積65%。

  [宜賓綜合保稅區]

  宜賓綜合保稅區由宜賓港保稅物流中心(B型)整合升級而成,截止目前,入駐綜保區企業23家,意向入區企業30余家。1-9月,宜賓綜合保稅區內8戶外貿企業實現外貿進出口總值3.02億美元,同比增長119%,占全市外貿進出口總值的17%,其中出口1.22億美元,同比增長292%;進口1.80億美元,同比增長69%。

  [成都高新綜保區]

  成都高新綜合保稅區于2010年10月18日經國務院批準設立,是西部地區正式驗收的綜合保稅區。成都高新綜合保稅區由現有四川成都出口加工區、成都保稅物流中心進行整合擴展而成,規劃面積4.68平方公里,集保稅出口、保稅物流、口岸功能于一身,是目前國內功能較全、政策較優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2019年,成都高新綜保區進出口貨值4330億元,位居全國綜保區第一位,用僅8.68平方公里的規劃面積,實現了占四川外貿總值的64%的業績。截止目前,成都高新綜合保稅區進出口總額已連續30個月位居全國綜保區首位。

  [高新西園綜保區]

  西園綜合保稅區于2018年10月4日經國務院批準設立,2020年9月16日完成正式驗收。

  西園綜保區位于成都高新西區清水河以南區域,規劃面積1.39平方公里。東至天欣路南延線、南至貨運大道、西至規劃道路J線、北至濱河路。

  [綿陽綜合保稅區]

  2020年4月27日,國務院正式批準綿陽出口加工區整合優化為綿陽綜合保稅區,規劃面積0.14平方公里。

  目前,區內已建成標準廠房8.6萬平方米,正開工建設3.67萬平方米的標準廠房和倉庫,擁有活躍企業6家。1-9月,實現一線進出口額4.5億元(進口2761萬元,出口4.2億元),二線進出口額23.18億元。

  [南充保稅物流中心(B型)]

  2019年12月16日,由海關總署、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和國家外匯管理局聯合發文,批準設立南充保稅物流中心(B型)。南充保稅物流中心(B型)具有鐵路、公路、航空和水運“四位一體”的立體交通網絡:蘭渝鐵路、達成鐵路呈“十”字交匯于國家二級火車貨運樞紐站南充東站;高速公路網絡發達,川東北最大公路港傳化公路港布局于中心對面;距正在打造的南充口岸機場5公里;距都京港碼頭10公里,千噸貨輪可通過嘉陵江到達重慶、上海,直至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