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注意到,所涉推文由四川工商學院10月15日發布在其官方網站及官方微信公眾號上,文章標題為“五拒絕、五養成宣傳教育活動倡議書”。其中在“拒絕艾滋、潔身自愛”段落中提到,“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潔身自好,遠離同性戀,樹立正確的性道德意識和性觀念”。

  不少網友認為,倡導大學生“拒絕艾滋”,遠離的應該是“高危性行為”,而非同性戀,否則會被認為存在歧視。也有網友認為,“學校主要是想宣傳防范艾滋,不是對同性戀有意見”。

  對于此事,四川工商學院黨委宣傳部一名工作人員11月5日上午告訴澎湃新聞,學校意識到了問題,已將“遠離同性戀”的內容刪去。至于為何會在學校官方推文中出現前述表述,該工作人員稱并不知情。隨后,澎湃新聞多次向該校黨委宣傳部負責人黃某致電采訪,對方未予答復。

  近期已有數起類似事件引發爭議。據澎湃新聞9月底報道,江蘇淮陰師范學院發放的衛生手冊中,有“同性戀違背自然法則,在性格上有缺陷,情緒特別不穩定”“同性戀會教唆引誘正常人”“同性戀壽命比正常人要短……同性戀是一種變態行為”“同性戀吸毒的可能性較大”等內容。該校意識到“確有不妥當之處”后將手冊回收。

  11月初,有網友爆料稱,在沈陽師范大學一場新生教育講座中,“同性戀”“女孩抽煙”與“性亂”“毒品”等列在一起。沈陽師范大學一名工作人員否認相關言論“涉嫌歧視”,稱該校邀請的校外安全宣講專家有提到,“校園內女生的吸煙者越來越多,高校校園存在同性戀現象,對于這種現象,不提倡、不贊成、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