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楊力
9月4日上午,四川省召開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座談會。眾所周知,四川作為抗戰的戰略大后方,廣大軍傾全力支持和參與抗戰,為奪取戰爭勝利發揮了舉足輕重的重要歷史作用。四川在抗戰中作出了怎樣的貢獻?四川省軍區政治工作局主任張力在會上對四川在前后方抗戰上的支持進行了介紹。

川籍將領、廣大川軍 經歷大小抗日戰役無數
張力介紹,面對民族危亡、山河陷落,四川軍民團結一心、前赴后繼,出川抗戰、殺敵報國。川軍6個集團軍另2個軍、1個獨立旅,馳騁南北戰場,血灑江淮河漢,參加了淞滬會戰、臺兒莊戰役、南京戰役、武漢會戰等上千次大小戰役戰斗,并遠征緬北、印度。
以共產黨人為代表的川籍將領八路軍總司令朱德、129師師長劉伯承、師政委鄧小平、115師政委聶榮臻,新四軍軍長陳毅等,率部在敵后發起多次戰役戰斗,重創日軍。
川軍裝備雖然低劣,但作戰是出了名的英勇,無論是奪取陣地,還是近戰肉搏,將士們都視死如歸、勇往直前,直到流盡最后一滴血,以血肉之軀舍生取義。
112師將領王銘章,冒著日軍強大炮火親臨城墻指揮作戰,不幸犧牲,毛主席專門寫挽聯哀悼。當時著名的《大公報》發表社論,贊頌川軍廣大官兵“臨戰之勇,奮斗之烈,較國內任何部分軍隊亦無愧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