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史曉露
9月1日凌晨2時34分,一架飛機穩穩降落在成都雙流國際機場。每年,起降成都雙流國際機場的航班有數十萬架次,但這一架與眾不同。因為,它裝載著從哥本哈根出發的1040頭丹麥原種豬。這也是年內,丹麥原種豬首次入川。

這些種豬是正邦集團有限公司四川片區訂購的。按照中國與丹麥兩國政府的獸醫檢疫議定書,出發之前,這些種豬已在丹麥接受了為期60天的隔離檢疫。入境四川后,它們還要接受為期45天的隔離檢疫。

經過5個多小時的等待,1日清晨7時30分左右,這批種豬乘坐特制的可以降溫、補水的貨車,出發前往位于宜賓市敘州區的柳嘉豬場。在那里,它們將進入為期45天集中隔離。

這1040頭生豬,體重多數處于30—80公斤之間。如果一切順利,它們的商品豬后代,將有望在三年后進入四川人的餐桌。
這只是正邦集團有限公司四川片區引進外國原種豬的一部分。“我們一共訂購了2200頭。”正邦集團四川片區總經理曹正寶介紹,本月4日,還將有1160頭丹麥原種豬抵達四川。
作為全國唯一的生豬戰略保障基地和生豬生產第一大省,四川引進“洋種豬”已有30余年歷史。四川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川內90%以上為“洋種豬”后代,“外表發黑的,才是本土的成華豬。”
據了解,接下來,四川將借助引進種豬打造華系白豬種群,并改良本土黑豬以適應市場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