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也是四川發展數字經濟的一個很大優勢。

  盛毅將市場需求分為生產性服務市場和生活性服務市場。生活性服務方面,電商、外賣、網約車等方面已經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同時,教育、醫療等服務消費線上線下也在加快融合發展,“四川是人口大省,城鄉居民的生活性消費為數字經濟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至于生產性服務方面,比較突出的就是對傳統產業的改造。“我們傳統產業門類多,規模較大,要改造,對數字經濟而言又提出了更大的需求。”

  應以多種形式推廣“未來產業”

  去年10月20日下午,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央網信辦聯合舉行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啟動會,河北省(雄安新區)、浙江省、福建省、廣東省、重慶市、四川省等6個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接受授牌,啟動試驗區建設工作。

  目前,四川數字經濟指數、數字消費力、大數據應用水平等指標排名全國前列,網絡規模和服務能力穩居西部第一,涌現出一大批電子信息、5G規模化組網試點、大數據應用等數字產業集群和政務服務、健康養老、教育醫療等領域的智慧應用形態。

  盛毅說道,數字經濟本身發展很快,模式、技術都在不斷產生新的趨勢,未來會催生越來越多的新產業新業態。“隨著數字經濟的發展,它會出現一些新問題,產生新的需求。政府方面要及時給予政策支持,鼓勵數字經濟的企業去創新。”

  此外,數字經濟既然涉及到非常廣泛的領域,涉及的產品品類非常多,盛毅建議,推廣數字經濟的形式也得多樣。例如本次的2020中國數字經濟投融資云路演活動便是個很好的形式,篩選出了一批優質數字經濟企業,更好地展示了四川數字經濟的特色。

  “未來也可以采取更多樣化的形式推廣我們的數字經濟企業,比如產品展示、技術交流和展會等等。”